人口密集区如何建管廊?揭秘在建的中国规模最大地下综合管廊
西安目前正在建设中国规模最大地下综合管廊。管廊全长73.13公里的干支线管廊、182.5公里的缆线,到2020年全部完工。
▲西安纺四路管廊项目现场
地下管廊是怎样建成的,将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城区挖出这么个大家伙要费哪些周折?
“穿罩衣”
管廊的诞生历程——先要挖基坑、“穿罩衣”。
按照我国地下空间的利用规范,管廊被分配到的空间一般在地下8—10米深,顶部距地面一般在3—3.5米之间。坑要一层一层挖,每层约3米,挖完一层,就得做好边坡防护。
做防护又分好几步:挂钢筋网、打上土钉,然后用细石混凝土喷锚,最终给斜坡穿上8厘米厚的混凝土“罩衣”。管廊建成后,混凝土层一般还要拆除、恢复原样。
“铺床单”
挖至坑底,就该给管廊“铺床单”了。“床单”关键得瓷实、耐用。“管廊设计施工的关键控制之一,就是防止沉降。”,在基坑底部换填了用石灰与黏土拌和而成的石灰土,足有半米之厚。此外,管廊在结构上还被“切割”为30米一段,中间用3厘米宽、伸缩性更强的橡胶止水带相连。“这样,即便有一段沉降了,也不会‘拽’着相邻区段一起下沉。管廊柔性更强,不那么‘脆’了,抗震性能也更好。
“搭骨架”
两侧弄利索了,脚底站稳当了,管廊主体就能开始“搭骨架”了——先组装模具,再绑扎钢筋,完成浇筑后,模车再退出——现浇环节与建造房屋差异不大,但因建于地下,防水要求高出不少。“我国地下管廊的设计寿命为100年,我们必须设法让成天‘睡’在土里的管廊少受地下水和湿气的侵袭。”结构本体,采用抗渗性能更好的P8级防水混凝土;凡是施工缝,都用橡胶止水带紧紧“粘”住;管廊的底板、顶板和外墙,也全都要用厚厚的防水卷材牢牢“裹”住。
搭完骨架,管廊主体就算基本完工了,只剩下回填土方等工作。之后,各式管道便能入住这栋宽10.8米、高3.4米的“三居室”了。
目前,我国对铺设管道都有相关标准和细则,比如,天然气、电力、热力管道一定不能“同屋”;又如,虽然热力管道只有0.6米粗,但周边必须留出检修空间、操作距离,至少能通得过一辆运输小车;再者,从高度上看,管廊上部必须留出0.8米的高度,供照明、消防、通风、供电等设备使用。此外,有些空间还要预留出来,以防将来有“新住户”,如目前尚不具备条件的雨污管网,乃至垃圾真空管等。
▲图片来源网络
“螺蛳壳里做道场”
西安管廊项目有个新奇之处——以往其他城市的管廊大多建于开发区、市郊区域,基本上是“白纸上作画”,而它则一头扎进了人员密集、车流繁忙的老城区,要对传统线路加以改造,相当于“螺蛳壳里做道场”。
由于是老城区,有些管线铺设年代较早,图纸很难再找到,而且,过去有些管线实际上也并未严格地按照图纸施工,使得设计难度陡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进行“物探”,用工具去一点一点地摸清地下情况才行。
▲图片来源网络
同样是地下空间利用,管廊建设还要协调好与地铁建设的关系。
除要面对空间的局促,这里的管廊施工还要解决噪音控制、交通疏导等问题。
项目部采用的静压植桩机,若非近观,你根本发现不了它正以20分钟一根的速度打桩,走到约莫15米远时,才能听见它动力部分的低声轰鸣。
据介绍,该项目一直按照市政施工要求,将噪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
《人民路交通疏导方案》中,将人民路管廊分为5段,分段施工、分期占道。方案详细计算了标准段围挡最小的宽度,即管廊宽度(9.1米)+施工操作面(1.2米×2)+支护桩宽度(0.45米×2)+围挡至支护桩的安全距离(0.8米×2),算下来总共14米,恰好占原来28米宽的道路的一半。此外,管廊施工段每200米还要设置一个限高杆,使车辆尤其是大车经过时减速慢行,以减轻其对基坑边坡的扰动。
“一般来说,综合管廊应建设在中心区、商务区等人口高密度区,老城区尽量结合旧城改造、道路提升等工程同时建设,新开发地区应同步启动建设。”在老城区建设管廊,对城市面貌改善的作用更为明显。
“探索未知的世界”
一段管廊建成后,给水、再生水、热力、电力、电信、燃气、污水等多种管线就会分批迁至“地宫”,留给地上一片清爽的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
而到2020年全部完工后,全长73.13公里的干支线管廊、182.5公里的缆线管廊便将如主动脉一般地深植于西安4个行政区内24条道路的地下,昼夜不休地为古都的城市运转提供动力和保障。
摄像头实时监控、温湿度控制、有毒有害气体控制、烟感探测感应、无人机巡检……靠着现代科技的帮忙,“长眠”地下的各种管线将很少再被打扰,更不必担心隔三差五被挖出来“收拾”,一个崭新的“无线”古都将出现在人们面前……
眼下,随着不少城市逐步意识到地下管廊的重要性,在建、将建的管廊项目也越来越多。最近两年,我国每年开工建设的综合管廊均超过2000公里,到2020年,整体规模有望赶超发达国家。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