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散乱污实现环境经济双赢
11月21日召开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乱污”企业整治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阶段总结现场会显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持续开展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也推动了这一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企业遵纪守法开始尝到甜头。整治“散乱污”企业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以带来三点启示:
一是整治“散乱污”企业,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截至目前,京津冀区域“2+26”城市排查出的6.2万余家涉气“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已全部分类处置;完成电代煤、气代煤300多万户,替代散煤1000多万吨;淘汰燃煤小锅炉4.4万台,淘汰小煤炉等散煤燃烧设施10万多个。2016年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比2013年下降33%;PM10平均浓度为11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34%。2017年1月~10月,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38.5%;北京市PM2.5浓度连续7个月低于60微克/立方米,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京津冀区域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是整治“散乱污”企业,经济转型步伐加快。2017年前三季度,河北省共压减炼钢产能2555万吨、炼铁2066万吨、煤炭1080万吨、水泥261.5万吨、平板玻璃500万重量箱、焦炭808.8万吨,淘汰燃煤小锅炉3.6万台;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继续高于钢铁,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二产达到66.5%。山东省济宁市连续开展“百日集中攻坚”等环境执法行动,集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2327个,对3.8万余家污染源进行全天候在线监控;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利润、利税分别增长14%、41.4%、34.7%,为近10年来最高,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三是整治“散乱污”企业,守法企业尝到了甜头。以河北省文安县为例,通过兼并,全县达到规模标准以上的人造板企业从39家增加到200家,税收不降反增。文安县大地木业公司今年以来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改造锅炉,增加挥发性有机物粉尘收集设备,但单张胶合板的利润大幅增长;比去年多生产的450万张胶合板,利润就是4500多万元,一年就把环保投入收回来了。京津冀整治“散乱污”企业,关闭了大量浪费资源、效益很差,但成本很低、恶性竞争、挤占市场的违法企业,遵纪守法和规模以上的企业开始尝到环保甜头,“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西南督察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