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获省外专家点赞
12月1日,多名省外专家走进位于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的学院路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参观,这里的雨污水舱是全国第一个将雨污水管线入廊的舱室,让专家们啧啧称赞。在西川片区西城大街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场,新规范、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可以说,西宁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西川片区西城大街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场。
西宁是国内首个
将雨污水管线
纳入管廊的城市
学院路片区地下综合管廊二层空间宽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长长的蓝色管道,为自来水管道,直径约1米,自来水管道上面是三层用于安放通信等线路的支架。西宁市城辉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洪玲介绍,这是地下综合管廊的综合舱。
学院路地下综合管廊是西宁市典型的干线管廊,涉及三条道路,总长度为4.76公里,由四个舱室组成,规划容纳电力、通信、给水、再生水、热力、燃气、污水、雨水等8类管线。综合舱的一侧是已投入使用的雨污水舱,雨水管管径为1.9米,污水管管径为0.9米,另一侧是电力舱,安装了10千伏电缆,电力舱的旁边是小缆舱,即外挂式的燃气舱,铺设了燃气管线。
整个地下综合管廊离地面2.5米,避开了1.3米的道路冻土层,另外1.2米用于容纳所有过路管线。最上面是人行道或绿化带,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不影响道路交通。每隔一段距离,管廊都预留了人行出入口和管线材料投放口,今后管线更换或增容不用破开路面,直接从管线材料投放口接入即可,能满足百年需求。
洪玲强调,学院路片区地下综合管廊的雨污水舱,是全国第一个将雨污水管线入廊的舱室。也就是说,西宁市是全国首个将雨污水管线纳入管廊的城市。西宁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利用城市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的坡度优势,收集可利用雨水用于道路浇洒和绿化。相比平原地区,西宁将雨污水管线入廊更经济。
此外,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还结合小市政理念,将道路上的信号灯、配电箱等相关市政管线一并入廊,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升城市景观面貌。
西宁是全国首个
使用铝合金模板新工艺的城市
在西川片区西城大街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场,道路被破开了一个大口子,管廊各个舱室的形状清晰可见。工地上各种机器轰鸣,一辆辆工程车穿梭其中。
在此施工的中建八局西北公司项目经理闫力介绍,该地下综合管廊全长1.8公里,已完工1.6公里,预计12月中旬全部建成。与传统的管廊建设不同,这里采用了新规范、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打造百年精品工程。
新规范即采用国家最新修订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新材料即管廊主体全部采用高强度抗渗抗冻混凝土,内部涂刷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新工艺即率先引进铝合金模板,研发出铝合金滑移体系,不仅稳定性好、承载力强、拼缝少、精度高、混凝土感观效果好,而且施工方便、效率高,重复使用次数多、平均使用成本低,符合国家对建筑项目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要求。“这在全国可是第一例,相比传统工艺节省了三分之一的工期。”闫力说。
在新技术方面,工程引进了3D激光扫描仪,大大提高了管廊建设中的测量精度,还能精准测量管廊实体结构偏差。并使用了无人机,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便于掌控现场施工动态。
“不光是这个工地使用了这些新规范、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西宁市所有管廊建设都是按照这样的高标准执行。”闫力的话让在场的专家们频频点头赞叹。
专家称赞
西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水平高
参观完这两个现场,来自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的高宇评价,西宁地下综合管廊主线、支线、缆线层级分明,并配合建设各监控中心,形成了完善的管廊网络,其规划建设水平在全国属于第一梯队,“水平非常高!”
在学院路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内,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王恒栋用“滴水不漏”四个字形容其建设质量。他表示,西宁市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模庞大,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单位大力支持,各地区建设积极性非常高,建设质量也非常高。
“西宁市对今后管廊的运营维护管理都有很好的考虑,综合管廊工程是百年工程,只有建管并举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王恒栋相信,西宁的城市生命线一定能为城市的安全运营提供有效服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