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大气污染防治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改善首都生态环境”联组讨论会上,俞渝委员呼吁重视外卖餐盒污染,邻座委员为她鼓起了掌。
昨天下午,在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主题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改善首都生态环境”的联组讨论会上,政协委员们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地下水保护、京津冀联防联控等方面献言献策。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回应时表示,今年本市将继续加大治污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撬动社会资金做好大气污染治理。
机动车治理将是今年重点
针对大气污染问题,不少委员提出了建议。“北京干旱少雨,非常容易产生扬尘。”沈开涛委员提出,建立扬尘污染企业强制性主动登记制度,并对现行有关扬尘
污染企业强制性主动登记制度,并对现行有关扬尘污染治理法规、标准、考核办法等进行梳理,加快研究制订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朱良委员建议研究机动车电子标识实施后的新限行政策,设定机动车每月拥堵状况当量里程、每月排污当量里程、重污染天排污当量里程的计算方法。
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于建华表示,按照2013年本市制定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五年为节点,北京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是25%,而实际改善幅度达35.6%,针对污染来源,未来将继续保持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的治污路线。
“2017年二氧化硫年均浓度首次下降至个位数,只有8微克/立方米,燃煤污染的比重有所下降。机动车排放相对凸显,机动车总量在增加,机动车治理将是今年的重中之重。”于建华称,PM2.5源解析正在推进,争取做到科学治污。
市财政局副局长王婴回应称,本市将继续加大治污方面的投入力度,以往是政府资金占主导作用,下一步如何撬动社会资金是做好大气防治等工作的关键课题。
出台新能源车充电设施规范
王延芳委员建议,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高对新能源车的配套服务能力。比如出台居民小区充电分时电价,引导电动汽车用户自主调节充电时间;将充电桩配套电网建设纳入老旧小区配电设施改进工程;鼓励私人充电桩分时共享;推进不同运营商信息与支付的互联互通,一个账号畅行全国。
市城管委副主任李如刚表示,下一步对于具备停车位和电源条件的车主,落实一车一桩的要求,在个人车位上建私人充电桩,也鼓励私人充电桩向其他公众开放。其次,聚焦大型商超、写字楼、公园景区的停车场,组织建设充电公共设施,政府要给予30%的固定资产投资补助。此外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建设内部的停车设施,且向单位职工开放使用。全市基本形成六环以内充电服务半径约5公里的充电服务网络。
“我们将重点加强对充电设施运营管理,主要是出台充电设施运营管理的规范,加强检查考核,推进充电设施企业平台和实体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李如刚介绍。
建立水污染信息化监管手段
北京水资源短缺和地下水污染问题也受到委员关注。颜丹平委员建议,加强京津冀水源地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协商研究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沿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这几年我们正在不断加大京津冀协同力度,主要是跟上游河北地区推广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减少入境水污染。”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回应。水污染防治下一步将进行专业化建设,治污工作面向社会资本开放,构建区域和流域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另外,制定资金补贴政策,实施不同水功能区不同等级的补贴。进行专业化监管,由两级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监管,信息化管理手段正在建设。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