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灭论”到“离场论” :2018环保民企遭遇了什么?
赵笠钧坐在宽大的白色皮质沙发上面,脸上带着标志性的微笑。谈起2018年的经历,他说,这一年,整个环保产业,或者说整个社会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此时是12月2日,2018年已经接近尾声。作为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的会长,从7月份的中国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开始,赵笠钧就不断被问到融资难的问题。彼时,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集中爆发,盛运环保、三聚环保、神雾集团等纷纷传出股权转让的消息。
9月4日,作为企业家代表,赵笠钧参加了央行与全国工商联联合召开的金融服务座谈会,感受到了高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心。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9月12日,一篇署名“吴小平”的文章开始在网络上流传,“民营经济离场论”搅得人心惶惶。直到两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才给民营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尽管政策层已经给出明确信号,但市场上依然余波未平。临近年底,还是有东方园林、永清环保等多家民企传出引入国资参股的消息。
“政策已经见底,但市场还没见底。银行有自己的程序,贷款落地也需要一定时间。有的民营企业可能还没活到那个时候,就不得不做出选择了。”赵笠钧说。
“东方园林发债事件”转折点
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早在今年1月11日,求是网《旗帜》栏目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篇题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的文章,就曾引发过不小的争论。
在文中,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新城点名批判了经济学家张五常和吴敬琏,以及当今中国社会的“自由主义私有化思潮”,随后引发了张五常的撰文回应。一时间,有关“私有制消灭论”的争议甚嚣尘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私有制消灭论”逐渐降温。到了3月,民营企业感受最深的寒流变成了PPP清库,按照国家“3月底前完成PPP项目库集中清理”的要求,新疆、湖南、江苏等多个地区暂停了PPP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盾安集团、凯迪生态、神雾环保等上市公司接连出现债券违约事件。进入5月,风云突变,标志性的转折点就是“东方园林发债事件”。
5月21日,东方园林发布公告称,原本计划发行10亿元的公司债券,实际发行规模为5000万元。这一消息随后被媒体解读为发债“流标”,并称之为债券发行史上的“最惨失败”。
由于东方园林是民营企业中的龙头,这一事件也被金融机构解读为了行业性的资金链危机,使得银行对其他民企也收紧了闸门,融资成本骤然升高。
“前几年表内的融资成本也就不到5%/年,绿色贷款甚至低于4%/年。今年上半年增加到6%/年,7月份我们再接触银行的时候,起点就已经是7.5%/年了,实际能够拿到的则在8%/年以上。”清新环境总裁张根华说。
进入6月,多家民营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链危机,相继传出股权转让的消息。盛运环保公告称,控股股东开晓胜拟以协议转让等方式将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股份(13.69%)转让给川能集团。三聚环保也与海淀区国资中心签署合作协议,由对方受让三聚环保60亿-80亿元的债权及应收账款。
“环保行业是一个需要持续、大量、低成本资金注入的行业,跑在前面的企业一定是高杠杆的。新政出台后,使得他们必须先于其他企业死掉,或者‘在自己脖子上插一根草标,把自己卖了’,这是不公平的。”一位环保业内人士表示。
他所说的“新政”,最主要的就是PPP新政和资管新规。以资管新规为例,它的出台导致金融机构开始大幅压缩“非标”类融资,而由于非标融资过去对口的基本都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所以受冲击最大的也是民企和中小微企业。
“民营企业,包括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等过去基本上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支撑。今年去杠杆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却是这些企业。”赵笠钧表示,“政策出台的主观意图或许不是这样,但客观上确实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民营经济离场论”风暴
民企融资难,引发了高层关注,政策层开始频频做出回应。
7月17日,银保监会召开做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座谈会,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要分类施策,为发展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雪中送炭”,坚决摒弃“一刀切”的简单做法。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也与全国工商联共同召开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听取企业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及有关政策措施的意见建议,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效率和水平。
“现在民营企业太难了,如果易行长给我批准一个银行,我一定拯救那些企业于血泊之中,一个一个地救。”在会上,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说出了这样的心声,引发全场哄堂大笑。
事实上,此时东方园林的资金链危机已初步缓解。8月15日,东方园林获得兴业银行综合授信10亿元。8月17日,又获得广发银行两年内意向性30亿元综合授信和融资支持。8月20日,还成功发行了12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东方园林再次受到债市青睐,释放出一个信号,市场上最寒冷的时刻或许已经过去。此前一个月密集出台的系列政策开始在市场上形成正反馈,以东方园林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优等生,成为了首批受益者。”在发债成功的官方新闻稿中,东方园林如是表示。
紧张的资金链刚刚有所缓解,一篇突如其来的“民营经济离场论”文章,却使得民营企业脆弱的信心再次遭受打击。
9月12日,一篇题为《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的文章开始在网络上流传。作者吴小平表示,国与国的竞争态势开始倒退向百年前的重商主义,此时,如果不能集中国家力量,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开放将面临难以想象的压力和阻力,已经取得的优势和成果也可能逐步丧失。
进入10月,受美股暴跌影响,A股相继出现黑色星期一和黑色星期四,东方园林又被爆出股票质押率过高,北京证监局不得不召集债权人集体协商,承诺暂不采取强制平仓、司法冻结等措施,资金链阴云再次袭来。
挥之不去的资金链危机,叠加“民营经济离场论”的恐慌,今年这个秋天,民营企业经历了水深火热的煎熬。
好在,高层很快就传递出积极的信号。9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东北三省考察时,重申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9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浙江台州主持召开座谈会,也强调了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10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接受采访时又表示,那些为了所谓“个人安全”、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行为,在政治取向上存在很大问题,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一系列表态的高潮,则是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
“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都不要听、不要信!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
市场很快就做出反应,第二天,沪指开盘涨2.70%,深指涨3.96%,创业板指数涨4.82%,两市总计有超过3300只股票上涨。
“民营经济离场论”,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民企资金荒待解
意识形态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但回到现实的民营企业家们发现,资金饥渴依然是眼前必须渡过的难关。
10月9日,永清环保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永清集团与湖南金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拟向湖南金阳投资转让其持有的不超过30%的永清环保股份。
11月2日,东方园林发布公告,实际控制人何巧女女士、唐凯先生与北京市盈润汇民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签订《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盈润汇民基金拟参股东方园林,受让公司不超过总股本5%的股份。
11月8日,中金环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沈金浩及股东沈洁泳与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意向协议》,分别拟将持有的公司127873400股股份、40974912股股份转让给无锡市政。
这一系列操作的背后,隐约都看到了国有资本的身影。
“国有企业融资便利、成本低,民营企业流动性不好。民企甩卖项目,增加流动性,降低负债,再去市场上寻找别的商业机会,国企则趁机吃进优质资源。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下,这属于正常的资产配置调整,没什么可惊讶的。”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如是说。
“这轮危机,很多民企都是流动性爆雷,而不是经营爆雷,说明我们的金融体系出了问题。以环保产业为例,环保PPP需要长周期、低回报、低风险的绿色金融手段相匹配,但市场上根本没有这样的金融品种,企业才不得不‘短贷长投’。”文一波说,“另一方面,环保企业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如果不解决金融匹配的问题,明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还是会缺乏‘弹药’。”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