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河变“黄河” 污水池建在两地交界就能蒙混过关?
水污染防治不只要管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避免“以邻为壑”,各地理当提高“一盘棋”意识,建立起有效跨区域联防共治机制。
近日,有湖南环保志愿者在网上发文反映,称资江一级支流,焕新村及下游区域受到污染,原本清澈的河水变成了“黄河”,沿岸民众健康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志愿者现场调查后认为系上游戴家湾煤矿废水直排所致。按新化县河长办的回复,该煤矿老板为逃避非法排污打击,将污水池建于新化县与冷水江市交界处,新化查处时说土地是冷水江的,冷水江查处时说是新化地界。
资江由冷水江市入新化县,为长江支流,而作为资江一级支流的青峰河却变成“黄河”,这让人痛心。耐人寻味的是,对于其遭到污染的问题,“比邻”的冷水江市和新化县却说法不一。
新化县相关部门承认,青峰河河水污染也包括本地污染,并回复称目前“正在做污水收集处理方案”,但除了本地污染,还有来自上游冷水江市煤矿的输入性污染。对于涉事煤矿疑似非法排污一事,新化县环保局等部门调查认为,戴家湾煤矿“肉眼可见未做到达标排放”,还存在煤矿渣土随意倾倒等问题。冷水江市环保局则表示,戴家湾煤矿不排除有偷排的嫌疑,但证据不足。
双方看似各有道理,而涉事企业在两地交界建污水池以逃避监管的企图,没准也会在“说法歧异”中得逞。但污染问题终归就摆在那,青峰河静静变成“黄河”,受苦的是沿岸的民众。
从报道来看,这样的局面持续的时间已经不算短。早在2017年,戴家湾煤矿就被志愿者举报非法排污,当年8月1日,冷水江市环保局对戴家湾煤矿下达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并对该煤矿进行立案调查。当时的整改结果如何,立案调查何种结论,新闻并未呈现,我们不得而知。
但如今该煤矿存在“肉眼可见的未做到达标排放”问题,那无疑表明,整改有待继续和加码。对于一家各方反映疑似有问题、不达标排放“肉眼可见”的煤矿,作为属地的冷水江有关部门显然应该加强监管,在志愿者“现场调查认为系上游戴家湾煤矿废水直排所致“的背景下,才进行采样,责令该公司稳定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加强管理,难脱懒政之嫌。
对于这起污染事件,新化县有关方面也难言完全尽到责任。青峰河被污染,新化县也存在矿区矿井渗漏水等本地污染源,但新化县当地对此污染问题处理似乎也慢吞吞。对于戴家湾煤矿的输入性污染,新化县与冷水江市也该共商共治,而不是对这起并不复杂的煤矿排污事件“扯皮”。
事实上,新化县和冷水江市,同属娄底这一地级市。一个地级市辖区内的跨县污染,协调起来显然要比跨市、跨省的问题容易得多。
从报道看,在青峰河边,三块(市级、镇级、村级)河长公示牌在“黄河”的映衬下一字排开,极为刺眼。记者分别致电三级河长,电话要不未接通要不关机。河流污染已经如此严重,却不见河长心疼,甚至连河长影子都找不到,这样的河长制确定不是摆设?在这样的管束力度下,企业将污水池建在两地交界处以蒙混过关的企图,又怎能不得逞?
青峰河变成了“黄河”,背后是几方守土失责。本质上,水污染防治不只要管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避免“以邻为壑”,各地理当提高“一盘棋”意识,建立起有效跨区域联防共治机制。而对这样一个并不复杂的跨县污染问题,也没理由管不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