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较多行业排污许可管理需分类处置
制鞋行业的企业数量庞大,政策标准和管理的缺失以及治理技术的薄弱,使排污许可工作实效受到影响。制鞋企业怎么管?排污许可证怎么核发?是目前各地生态环境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
排污企业无论大小都要纳入排污许可管理范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惠东县的思路是:结合调查数据,制订鞋业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以镇(街)为单位进行全面摸排,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整治台账。在此基础上,惠东县将对制鞋行业开展分类整治工作。按照淘汰关闭一批、整改提升一批的原则,推动制鞋企业落实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及完善有关审批手续,对整改后达到环保相关要求的制鞋企业核发排污许可证,确保制鞋企业守法经营,污染物达标排放。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惠东分局工作人员许晓丽表示:“基层的工作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希望国家层面可以尽快出台相关标准和指导意见。面对大量规模小、基础薄弱的制鞋企业,惠东县将借鉴屠宰行业核发排污许可证的经验,建议企业委托第三方公司负责排污许可证申报工作。”
在国家层面,记者了解到,虽然制鞋业这种小企业比较多的行业在排污许可证颁发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但是按照生态环境部的要求,只要是一个排污企业,无论大小行业,都要登记在污染企业名录中,归到排污许可管理里,不能游离在管理范围之外。
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制鞋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全面梳理当前制鞋工业挥发性有机物产排污总量数据,尽快推动出台污染防治可行性技术指导文件和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展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深入全面了解当前制鞋工业环境管理现状,做好行业企业清理整顿和分类处置工作。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开展制鞋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的基础。
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许可部主任杜蕴慧告诉记者,在给制鞋企业颁发排污许可证时,如果有不符合发证条件的内容,生态环境部门会在许可证中标注,将其作为整改内容,并写清整改时间和整改要求。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成,取得合法手续后,才可以拿到正常的许可证。在此之前,企业可以拿到一个临时的许可证。无论企业有什么问题,都不能制约企业拿到排污许可证。企业是否整改完成并不是企业能否领到排污许可证的前提。
规范的第三方市场可弥补基层力量不足问题
杜蕴慧说,当前基层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确实存在管理人员比较少的问题,制鞋行业的问题更突出一些。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出台配套规范,告诉管理部门哪些环节应该怎么做。有这样一个框架,就有了明确的指导,有利于基层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管理。排污许可证是比较专业的领域,对基层环境管理人员有一定要求。
美国、欧盟等的排污许可证由专业技术人员来办理,这是一个技术许可,而不是纯行政的概念。我国当前规范第三方市场是有必要的,可以通过规范的第三方市场来协助推进排污许可。但是现在第三方市场比较混乱,必须要有一定能力和责任心的第三方来承担,要有规范的第三方市场来支撑。这是对基层环境管理专业能力不足的有力补充,现在一些做得比较好的省,都有一个比较得力的“腿”来支撑。这条“腿”就是技术支持单位。
只有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让所有排污单位“浮出水面”纳入管理,才能在实施排污许可管理之前,对制鞋工业企业实现“规范一批、清理一批、查处一批”。
同时,加快修订排污许可名录、优化分类管理的工作,也是制鞋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的前提。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使用溶剂型胶黏剂和处理剂的制鞋工业排污单位全部纳入重点管理,由于水性胶黏剂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溶剂型胶黏剂,造成所有使用胶黏剂的企业全部纳入重点管理范围,企业数量约4.5万家,基数很大。
“基于环境管理要求以及行业现状,建议加快修订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进一步完善制鞋工业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简化管理和登记管理的分类依据。”生态环境部环评司工作人员表示,正考虑按照年溶剂型胶黏剂使用量情况规范制鞋企业管理,明确实行重点管理、简化管理和登记管理三种管理类别。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