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高农灌污水防治效率
【谷腾环保网讯】经过多年努力,长江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水质达到使用功能要求,赢得全社会普遍赞誉。但还有少数地方的次级河流因受农业面源污染,未达到水质功能规划要求。例如,2021年9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在湖北省督察期间,就有群众举报三峡库区某地次级河流污染问题。后经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查证,举报属实,河流污染主要成因之一是农业灌溉污水(以下简称农灌污水)乱排造成。
农灌污水含有各种微生物、悬浮物、化肥、农药、不溶解固体和盐分等,是造成水体面源污染的元凶之一。其分布范围广、点位分散,能通过各种途经进入受纳水体,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针对污染成因,结合农业生产情况和生态环境状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提高农灌污水防治效率,改善河流水环境质量。
首先,减少农灌污水产生量。农业农村部门应当适时组织开展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结合当地天气和水源情况,指导农民开展节水农业生产活动,采取节约方式进行农田灌溉。比如,改大田漫灌为农田喷灌或者作物滴灌。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多样种植模式。比如,贯彻落实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可以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将低质农田改为茶园、果园、中药材种植园等经济作物种植园地。同时,精耕细作优质农田,提高各种作物产量。在有效保障粮食供给、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减少农业用水总量,节约宝贵水资源,减少农灌污水产生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压力。
其次,降低农灌污水污染强度。在拟定当地农业生产计划时,应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环境保护,指导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农田全面进行“测土配方”,指导农民合理施用化肥,尽可能减少化肥用量,多用农家有机肥。大力推广化学农药替代、精准高效施药、轮换用药等科学用药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农灌污水污染强度,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危害。
第三,综合利用和合理处置农灌污水。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多方筹措资金,统一使用各种农业建设资金,加强当地农业水利建设。不仅建好农业灌溉设施,而且要完善农灌污水利用和处置设施,减少农灌污水入河数量,降低农灌污水污染强度。
一方面,结合农业生产情况,完善污水利用设施,循环利用或者二次利用农灌污水。比如,在山区不同海拔高度地方建设堰塘,并配套建设沟渠,收集农灌污水二次利用,进行农田灌溉,或者浇灌园地。
另一方面,根据农灌污水污染程度和当地河流水文、水质、规划类别、使用功能、沿岸民情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地点,建设农灌污水处理设施,有效治理农灌污水,从而保护改善河流水质,确保河流达到相应的使用功能。比如,启动长江次级河流排查工作,根据调查情况和自然条件,对自然冲沟、人工沟渠等农灌污水主要入河排污口进行整治,建设人工湿地、淤地、滚水坝等,对农灌污水进行沉淀、过滤或氧化等有效处理后,合理排放。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巴东县分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