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深圳治水成功背后的秘密

更新时间:2022-07-21 09:0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3838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夏日的沙井老街,老人们在凉亭里闲话家常,孩童在铺满鹅卵石的甬道上嬉戏,葱郁的树木成了纳凉的天幕,一旁只有几米宽的河道,清水潺潺流淌。

逐水而居,是不少“老深圳”的期盼。但初次来沙井打卡的游客也许不知,曾几何时,这条并不宽敞的河流——龙津涌,却是让人掩鼻而过的“黑臭河”,同时也是广东省深圳市第一大河——茅洲河的一条三级支流。

“你刚看到凉亭里有很多老人孩子聚在一起,但在2017年,亭子里根本待不住,就连这条河道都是被围起来的,不仅气味难闻,蚊虫还特别多,丝毫不夸张。”深圳市宝安区水务工程事务中心工程一部部长唐晓斌告诉记者。

几年的时间,究竟是什么让龙津涌乃至整条茅洲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深圳治水摸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子,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从龙津涌开启了深圳治水的探寻之旅。

治差水挥别黑臭

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好转

沙井古墟是深圳四大古墟之一,以沙井老街为主线,是深圳现存面积最大、最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保护片区。而龙津涌就是古墟内一条古老的河涌。附近有着长达上千年历史的南宋建筑遗址——龙津石塔,以及十几处祠堂、古井、牌坊和遗迹等。

但在5年前,即便有着历史遗迹,这里也因为河流黑臭少有游客前来。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广东时,指出茅洲河大量污水直排、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作为茅洲河的三级支流,龙津涌也是一条远近闻名的“墨水河”。

于是,借着环保督察整改契机,深圳开始大力推进全市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其中在城中村治理黑臭水体,更是全市治水的一大难点。

城中村里治水本就难度很大,要在有着南宋遗址的城中村治水更是难上加难。这里房屋密集、地基浅,一挖还容易塌陷。要让龙津涌摆脱黑臭,还不能破坏古建筑群,一道难题摆在唐晓斌和他的同事们眼前。

“当时设计单位告诉我们,如果要根治黑臭,河道两边差不多10米范围内的建筑都得拆掉。我们测算了一下,拆迁的量要达到3万多平方米,工程量非常大。所以一直到2019年的时候,其他河道和支流都治理得差不多了,龙津涌这里还是一筹莫展,成了茅洲河治理的一个‘心病’。”唐晓斌告诉记者,“终于在有一天,工程师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上下层的方案。”

唐晓斌给记者解释道,本来龙津涌是一条黑臭水体,要进行淤泥和垃圾的清理,这样一来,河道就变深了,那这多出来的几十厘米深的空间就相当于一个“B2”层,作为走污水的通道。上面一层还是正常的河道,作为不受影响的“B1”层,“两层之间分隔封闭,互不干扰。”

这样的设计从未有过先例,突破了常规的设计思路,但团队认为这个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城中村的原貌,也可以让加建的河道管网有了排污的“通路”。

就这样,工程团队挨家挨户摸排,查缺补漏,在屋舍间架设排污管道,接到加深的河道层,让污水有了统一的出处。同时,还对沿线破损的栏杆进行修复,在河道起点进行补水。

“从2019年工程完成到现在,3年的实践证明了,最底下的排污层没有出现堵塞的情况,运行效果良好。”唐晓斌自豪地跟记者说。

如今的龙津涌游客如织,成为深圳新的“打卡点”,而龙津涌的整治工程也成为茅洲河流域治理的一个缩影。

就这样,“巴掌大的黑臭水体都不能有”成为近年来深圳治水的目标。面对全市159个黑臭水体和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深圳市委、市政府将黑臭水体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拆除黑臭水体沿河违建134万平方米,拔掉西乡河“红楼”、龙岗河“龙舫”等一批积弊20多年的沿河违建,2019年底全面完成黑臭水体和小微黑臭水体整治并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解决水污染这一发展短板,深圳采取了全流域治理、大兵团作战的方式,以流域为单元,将治水项目整体打包,发挥大型企业的人力和技术优势,推动治水项目质量、效率大提升。

同时,深圳创新推行河流水质科技管控,建立“132个视频+123个微站+300人巡查队伍”的全天候巡查监管体系,让全要素管控、科技化监管贯穿全流域。

水污染问题根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因此,正本清源、提标拓能也成为深圳治水的重要举措。2016年以来,深圳新建污水管网6555公里,逐个小区、楼宇开展立管改造,完成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1.5万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24万吨/日。一系列措施之下,深圳市水环境质量实现了整体性、根本性、历史性好转。

保好水提升品质

湿地公园迎来“新客人”

“谈到我们宝安区,有个‘一水密码’——278—299—493。”

什么是一水密码?宝安区石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才河向本报记者解释了密码的由来: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深圳市一级水源保护区存在的1069栋违法建筑和1432宗违法项目应全部拆除处置。其中,宝安区涉及493栋建筑。这是宝安建区以来单项清拆私宅体量最大的一次行动。为了这项工作,宝安区委、区政府抽调了299名干部,大家带着使命和责任连续作战278个日夜,优质高效完成了权属调查、政策制定、补偿认定、谈判签约、搬迁腾空等各阶段工作,提前一个月完成处置任务。

“于是,278、299、493三组数字,就逐渐成为我们精神的凝结。”陈才河说。

宝安区位于深圳西部,山河湖海资源丰富,河流数量占全市1/5,是深圳治水提质和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历史遗留建筑清理的主战场。

因此,宝安区探索出了一套都市型饮用水水库水质保障的新模式:通过修建4座河口生态库,实现饮用水水库与入库河流的物理隔离,从而实现“物理隔离、清污分流、生态修复、调蓄补水”的技术路线。

“我们通过对水库实施‘铁桶式’的保护,将片区50年一遇降雨面源污染等污水截排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即我们建的生态库里,经调蓄净化转换为河道生态补水。通过实施清污分流,将流域内清洁基流汇入饮用水水库,既保障了饮用水水质,又实现了水资源的分类使用。2020年初,生态堤正式合拢,铁岗、石岩水库水质稳步提升。”宝安区水务工程事务中心工程四部部长谭辉告诉记者。

7月的石岩湖,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作为生态库之一,石岩湖既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与面源污染之间的一道“物理墙”,也随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成为周边居民喜爱的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是石岩环湖碧道沿线的四大主题公园之一,目前已完工开放,与陌上花、石头山、青草排3个主题公园串珠成链。湿地公园是石岩环湖碧道的主入口之一,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健身步道、景观桥、禾雀花景观长廊……让湿地公园绿意盎然。

“我们在常水位上种植建造绿篱等,恢复生物多样性,同时还修建白鹭洲,营造大量浅滩浅沟。不下雨的时候,你能看到不少白鹭、白颈鸦等。水环境提升了,这些‘新客人’就接踵而来了。”谭辉告诉记者。

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契机,广东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深圳下定决心治理沉疴旧疾。几年的时间里,累计拆除建筑面积90.32万平方米,转移人口37350余人,实现了一级水源区违法建筑、违法项目“清零”。在完成督察整改任务的同时,深圳着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流域要素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

工业园变校园

打造“水、产、城”共治典范

保好水、治差水“双线”作战,深圳取得了水环境提升的阶段性成果,并持续破解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难题。从一个小渔村到拥有两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国际都市,深圳的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但要保住这份好成绩,或进一步“提分”,还需以治水倒逼流域空间开发格局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提升,进一步把治水、治产与治城深度融合。

光明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中间节点,正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区。人们很难想到,一个曾经的低端产业聚集园区可以变身为现在的深圳理工大学过渡校区。

滨海明珠工业园区产城提升项目是茅洲河碧道试点段(光明段)重点打造的节点。园区原有工业企业39家,主要涉及塑胶制品生产、五金制品加工及纸制品印刷等行业。

通过茅洲河碧道试点建设开展园区产城提升,光明区将滨海明珠工业园改造作为深圳理工大学过渡校区使用,主要包括公共教学区和宿舍区,共改造建筑9栋,总用地面积约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

不断完善建筑群的外部空间环境,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改造更新建筑形象,往日排污不断的工业园早已不见痕迹,一座环境优美的开放校区正向市民敞开怀抱。把科创和生态有机融合,这里成为茅洲河沿岸一处绚丽的标志性节点。

“十四五”时期,光明区将以茅洲河水廊道为轴,打造第七大发展片区“光明城市新客厅——茅洲河中央水岸”,推动一河两岸从封闭工业岸线向复合活力水岸转变,通过水环境改善和碧道建设,提高两岸环境品质,激发城市更新、利益统筹等市场主体开发建设的积极性,谋划提供产业升级、高品质城市服务及特色化消费体验的空间载体。这样的创新,成为深圳迈向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水、产、城”共治的重要一步。

不仅如此,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作为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新时代使命的重要区域,也在探索着公园城市的建设实践。

打通山海连接的断点、堵点,整合碧道、绿道建设,推动沿线慢行系统贯通,提升河流水质环境与景观观赏价值,创造一系列公共开放空间,是前海谋划的蓝图。

眼下,《前海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编制当中,前海将着力推进与东莞滨海湾新区、香港北部都会区生态共治,联动大湾区城市共同推进跨界区域性生态屏障等特色生态空间的保护,加强重点河口污染治理、环境整治等。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幅共建蓝色海湾的美丽画卷将徐徐展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深圳治水成功背后的秘密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