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如何讲好中国生态环保科技故事?
【谷腾环保网讯】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科技进步无疑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讲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故事”。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大量精彩故事中,科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其中重要的故事线。
讲好生态环保科技故事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推动力,能够推动构建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的多元化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将复杂的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变得形象易懂,激发受众对环保科技的兴趣。能够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将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传递给广大受众。
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在于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技术的突破。在国际传播中坚持生态环境议题的科学属性,并将其故事化,可以避免意识形态的干扰,提高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接受程度,从而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舆论引导力,提高我国科技的国际话语地位,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生态环境科技具有综合交叉的复杂知识体系,使得科技故事在有限的篇幅内要素较多、叙事相对较难展开。生态环境科技的学科构成与发展特点提高了叙事难度。同时,生态环保科技成果应用范围相对有限,经常出现A地治理成效显著的技术在B地难以应用的情况,客观上缩小了生态环保科技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在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讲好生态环保科技故事也面临着内容碎片化的挑战。此外,目前生态环保科技故事以政府叙事和宏大叙事为主,民间叙事相对较少,能为受众提供情绪价值、直接唤起受众幸福感的作品相对较少。
鉴于此,可以结合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特点,丰富叙事、以情动人。生态环保科技故事和志愿服务故事、执法监督故事等生动感人的故事一样,都需要回归人类本质诉求和心理需求,追求心灵的共鸣,为受众提供情绪价值。在传播方法和渠道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可以适当改变叙事方式和对整体形象的强调,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依托融媒体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深入每个分支学科本身,以小见大、从细节反映学科发展历程。通过小切口、小故事和真感情,用灵活而温和的叙事方式来反映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树立科学家形象,引起情感共振。进一步激发公众对生态环境科技的兴趣,使其真切感受到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带来的幸福感。
此外,还应加强科技工作者与媒体或传播平台等专业叙事者的沟通,突破抽象的概念、发掘生动具体的故事,并通过科技工作者的视角把生态环境学科各领域的故事串联起来。同时,专业叙事者也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科技发展规律的了解、深入走进科技工作者的日常生活,以公众熟悉的方式讲好中国生态环保科技故事,以更好的生态环境科技故事感动广大公众。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