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虚作假不能带来好环境!面对空气质量改善压力,地方更应摆正心态、积极行动
【谷腾环保网讯】最近,媒体相继曝光了一些地方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监测数据弄虚造假、雾炮车在监测点位周边固定区域昼夜喷雾洒水等。此前,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和生态环境部主要领导在多地突击督察检查中也曾发现类似问题。这带给公众一种错觉,似乎今年以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各类造假问题明显多于往年。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今年以来,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反复集中干扰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主战场,不少城市空气质量出现了污染指数不降反升、优良天数有所减少、重污染天数有所增加等情况,影响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完成。面对困难,个别地方出现了畏难情绪、干劲退缩等思想问题,表现为掩盖矛盾、弄虚作假等现象。
笔者认为,面对当前的困难,要及时扭转思想误区。不可否认,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虽已历经十年有余,主要污染区域的污染物排放虽然大幅度减少,但空气质量仍深受气象条件影响。从实战经验来看,不利气象条件干扰导致空气质量反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相较往年,今年环境质量受不利气象条件干扰更加频繁,但必须要客观理性看待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绝不能气馁、松劲。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摆正心态,通过坚定做好做实后两个多月具体工作的实际行动,高标准完成好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多地出现的空气质量反复问题,从客观上讲是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为主的因素导致的,但也必须看到个别地方为了恢复经济,出现的工作放松、应急预警降级等人为问题。有的地方默许“两高”项目违规上马、有的地方对环评和监测数据造假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要做好做实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仅需要各级各地认真研究分析好不利气象的客观影响,还要主动从自身工作中找原因、查漏洞、补短板。切实强化省市两级指挥调度,实现省市县乡大气污染防治联网调度、实时调度;进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发挥好减排清单作用,周密部署应急减排事宜;落实好新修订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切实加强基层一线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类违法排污行为,严查严办严重环境违法犯罪案件,不给污染开口子、不给违法行为留路子。
当前,各地还存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还不到位问题,污染治理工作中也有不少遗留问题,特别是在氮氧化物VOCs治理减排工作上还存在短板,这些问题成为不利气象条件下导致重污染天气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今年后两个多月的工作中,各地应积极行动起来,对症施策,补齐短板。比如,开展锅炉炉窑综合治理和重点行业VOCs深度治理、继续高质量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大气污染简易低效治理设施排查整治等,确保源头减排工作真正到位,为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奠定基础。
监测造假是污染治理的大敌。在面对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个别地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弄虚作假问题,不仅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还会影响大气污染治理正常开展。面对困难,各地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积极有为寻找破解之策,切不可采用非正常手段制造假政绩。省市两级应通过常规性、突击性监察检查手段,及时发现和严厉打击诸如代理人造假、第三方服务造假、监测设备造假、喷洒水造假、治理设施造假等不良行为,让人民群众既能享受蓝天白云的好空气,又能感受治污战场清新务实的好风气。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