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如何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
【谷腾环保网讯】日前,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3月28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解读《条例》有关情况。
加强用水管理,规范用水计量和水价制度
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节水是根本出路。
“应当看到,我国用水管理有待加强,节水措施有待完善,激励政策有待健全,监督力度仍需加强。制定《条例》是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水利部副部长李良生在吹风会上表示。
《条例》中用专门的章节强调要加强用水管理,例如编制节水规划,制定用水定额,对年度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对重点用水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管理,用水实行计量收费等。
其中,提出要实行水效标识管理。据悉,水效标识制度是我国节水管理方式的重要创新,也是规范用水产品市场,提升我国用水产品生产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际互认的重要抓手。
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负责人牛波在回答媒体相关提问时表示,水效标识制度的建立,从供给端来看,有利于促进节水技术升级,对节水产品水效提升效果显著。从消费端来看,能够提升消费者节水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的节水氛围,促进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
近年来,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四批水效标识实施目录,将坐便器、淋浴器、净水机、智能坐便器、洗碗机、水嘴等6类生活用水产品纳入水效标识管理。水效标识设备备案企业目前超过1.1万家,备案产品型号达到11万多件,节水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我们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水效领跑者遴选工作,公布了一批用水产品、灌区、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通过树立标杆、标准引领、政策鼓励,发挥节水产品、技术、管理等示范引领作用。当前,水效标识也是实施节水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和重点产品以旧换新的重要依据和抓手。我们将继续做好水效标识制度各项工作,切实发挥这一制度对节水工作的重要支撑作用。”牛波说。
完善节水措施,推进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
梳理《条例》可以看到,在完善节水措施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推进工业节水减排、推进城镇节水降损、促进非常规水利用等。其中,城市节水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条例》在推进城镇节水降损方面,提出要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对此,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胡子健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深入推进城市节水工作,将节水要求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用水效率。
2022年,最新一版国家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发布,引领各地推进城市节水,加强设施建设和各项制度落实。当前,全国共建成了11批145个国家节水型城市。
当前,一些缺水型城市已经将再生水作为重要的第二水源。《条例》也提出,要将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及海水淡化水、矿坑(井)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水资源短缺地区应当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比例。为推进污水再生利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们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提升再生水生产、输配能力,与有关部门在116个城市开展再生水利用相关试点,全国城市每年再生水利用量约180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9%。2022年,城市再生水生产能力每天约8000万立方米,再生水管网长度约1.6万公里。”胡子健说。
他表示,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强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好试点示范引领等方面推进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例如,指导各地以污水处理厂为基础,合理布局再生水利用基础设施,先后制定了再生水工程设计规范、再生水利用技术指南,以及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园林绿化、市政杂用、景观用水等标准,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再生水利用标准体系等。
“近期,我们与有关部门部署开展重点城市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再遴选50个城市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带动全社会的再生水利用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再生水利用的设施建设,结合设备更新和地下管网改造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再生水的利用水平。”胡子健表示。
强化保障监督,鼓励发展节水服务产业
当前节水产品制造、节水技术研发、节水工艺改造、节水服务咨询等成为节水产业的主要内容,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和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节水产业发展对形成节水型社会生活方式,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绿色制造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牛波表示。
对此,《条例》也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方面,作了系列规定,其中包括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水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节水服务产业等。提出,要支持节水服务机构创新节水服务模式,引导和推动节水服务机构与用水单位或者个人签订节水管理合同,提供节水服务并以节水效益分享等方式获得合理收益。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也正在会也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围绕培育壮大节水产业规模、促进节水技术创新、加快重点领域节水工程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推动节水产业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条例》在强化保障和监督章节下,还提出要,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健全水权交易系统,引导开展集中交易,完善水权交易规则,并逐步将水权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此前,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建立全国统一的用水权交易规则、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组织建立统一的全国水权交易系统,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水权交易所累计成交11439单,交易水量43.07亿立方米。
“下一步,我们将完善配套规定,加强协同配合,强化用水监管,鼓励和支持节水产业发展,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李良生表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