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提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
【谷腾环保网讯】农膜主要由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成分组成,自然降解难度极大,土壤中残膜量的增加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还会影响农业的绿色稳定发展。《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23》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237.5万吨、地膜使用量134.2万吨,分别比2021年增长0.7%和1.7%。
虽然我国农膜的平均回收率已达到80%以上,但一些地区的农田中依然存在废旧农膜就地丢弃、掩埋、焚烧等现象,农田“白色污染”的威胁不容小觑。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农膜销售质量参差不齐、废旧农膜回收费时费力和加工利用价值不高等因素。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废旧农膜源头管控。持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适度减少覆膜作物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应用一膜多用、行间覆盖等先进的农艺措施,切实推动农膜使用减量化。强化农膜生产、流通与使用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坚决遏制不合格农膜在农资市场流通。采取“以旧换新”“实物补助”等新模式,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农膜和可生物降解膜,地方政府招标时可优先采购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生产的高标准农膜。
二是优化废旧农膜回收体系。依托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建立完善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膜回收体系。开展农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试点,对使用面积较大的农膜种类,按照“谁生产、谁回收”的原则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对于土地集中连片区域,大力引进农膜机械回收新技术新装备,全面推进农膜机械化回收。实施区域差异化绿色补贴政策,规范补贴标准和范围,提高农膜回收企业积极性。健全农膜回收宣传长效机制,综合运用财政激励、监管约束等措施,督促种植户落实好农膜回收主体责任。
三是提升废旧农膜利用价值。针对破碎程度大的废旧地膜,可与生活垃圾同步收集后,统一运至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处置。针对棚膜和破碎程度小的地膜,回收后除制成塑料颗粒外,可尝试作为高附加值的成品原料。对农膜回收利用企业在土地、用电、用水、交通运输、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支持其加大废膜加工研发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华北督察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