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62.76万平方公里

更新时间:2024-06-19 10:32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 吕望舒 阅读:523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6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了水利部副部长陈敏等介绍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更高标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河流湖泊是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重要载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自然禀赋的影响,许多地区的河流出现了河流断流、湖泊萎缩、干涸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水利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修复、保护河湖生态环境,首先从各地“母亲河”做起,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

当前,全国层面选择了88条(个)母亲河(湖)开展修复工作,包括79条河流、9个湖泊。针对每一条河流的情况、每一个湖泊的问题,通过“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的方式进行保护修复,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实施生态补水,优化水资源调度,采取综合治理等。

通过“母亲河”复苏行动,断水百年之久的京杭大运河实现全线水流贯通,断流26年之久的永定河实现全年全线有水……已有56条河流实现了一次或多次全线贯通,其他河流复苏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9个湖泊的生态水位保障率达到100%,或完成生态补水目标。

“我们坚持把河流视作生命体,着力调整人与河流关系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责任义务和行为规范,大力推动河湖生态环境复苏,使我国的江河湖泊面貌实现了很大改善。”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于琪洋表示。

生态流量是衡量河湖生态用水保障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水利部全面加强生态流量管理,从2020年开始先后组织制定了171条跨省重要河流的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的确定、546条省内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并落实了监管措施和保障措施。

目前,全国跨省重要江河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全面建立,河湖生态用水保障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据监测现在河流生态流量目标保障率稳定达到90%以上,河湖生态用水得到了比较好的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河湖保护修复力度,扎实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持续实施河湖生态补水,提高河湖生态流量的保障程度,推进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于琪洋表示。

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协同高效的体制机制基本构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62.76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2.56%。在涵养水源、减少泥沙淤积、减轻面源污染,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水土保持体制机制方面。我们把水土保持率工作目标量化分解到县,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目标体系。流域管理机构建立了水土流失联防联控联治机制。27个省份建立了水土保持联席会议机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加快构建形成。”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介绍说。

水利部还加强了在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方面的工作。例如,修订出台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印发了水土保持空间管控、信用评价、农林开发活动水土流失防治导则等有关标准。推动构建以遥感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新增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

当前,我国水土流失以大江大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区、西南岩溶区等区域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治理的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面积3.2万平方公里,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505条,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增加了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除此之外,在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面,水利部持续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和动态管控。

“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我们会同有关部委持续开展整治行动,主要采取节水控水措施减少对地下水的使用,采取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的开采,以及优化水资源配置调度等一系列措施,治理成效明显。”于琪洋表示。

例如,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受水区实施地下水压采,利用南水北调的水源减少地下水开采;华北地区连续实施两期地下水超采治理行动;三江平原、黄淮平原等10个重点区域开展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对此,陈敏表示,水利部坚持系统治理,更高标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水位显著回升,十年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万平方公里,越来越多的河湖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

提高用水效率、促进节约用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节水制度政策逐步建立,《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节约用水条例》等印发实施,加强重点区域节水、非常规水配置利用,全方位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此前,《节约用水条例》提出要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健全水权交易系统,引导开展集中交易,完善水权交易规则,并逐步将水权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这方面,水利部正在深化用水权市场化交易、水价、水利投融资等改革。在浙江安吉,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功签约;在福建长汀,实现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在四川和宁夏,两地间实现首单跨省域用水权交易……

当前,财政资金、政府债券、金融信贷、社会资本共同发力的水利投融资格局初步形成,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已连续两年迈上万亿元台阶。

“我们坚持节水优先,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陈敏表示。

除此之外,水利部还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明确到“十四五”末全国的用水总量控制在6400亿立方米以内。同时,实施用水强度控制,对不同行业制定了用水定额标准,目前确立了覆盖80%以上用水量的国家用水定额标准体系。

再就是强化节水措施落实。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动各部门形成节水合力,持续推动重点领域的节水,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加强非常规水利用,均取得了较好成效。

“下一步,水利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贯彻节约用水条例,加快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完善水资源监测计量体系,强化取用水监督管理,加快推动节水措施落实,鼓励和支持节水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支撑高质量发展。”于琪洋表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62.76万平方公里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