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众到热门,再到顶级投资机构超亿元融资
【谷腾环保网讯】生态环境部等十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到2030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一些为企业机构提供碳排放管理咨询、培训、软件以及碳中和等产品和服务的公司也随之迎来了市场。碳足迹市场如何?面临着哪些困难?未来如何发展?为此,中国环境报记者专访了碳阻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晏路辉,了解一下在他眼中,《实施方案》会带来哪些机遇?
中国环境报:《实施方案》的印发,为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推进带来怎样的影响?
晏路辉:《实施方案》的印发,将会带来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行业标准将更加标准化,会促进碳金融市场活跃和企业碳管理等。
推动行业标准化与规范化。这将推动碳足迹核算、标识认证、分级管理、信息披露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为碳足迹以及整个“双碳”行业提供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促进碳金融市场的活跃。金融机构可能逐步建立以产品碳足迹为导向的企业绿色低碳水平评价制度,将碳足迹核算结果作为企业信贷、融资和保险等的重要采信依据,开发出新的碳相关金融产品,如碳信贷、碳债券等,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企业将更准确地进行碳管理。建立起国家碳足迹因子数据库促进碳足迹核算的标准化和统一化,使得不同企业和组织在评估产品或服务碳足迹时能够采用相同的标准和方法,从而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有助于企业和组织更好地了解自身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减排策略和措施,进行碳管理。
扩大碳足迹(标签)标识的认证推广。《实施方案》明确要求研究制定产品碳足迹认证目录和实施规则、完善碳标识相关规范,这将促使更多行业企业关注并参与到碳足迹标识认证中来。碳核算、碳标签、碳足迹认证将会成为企业产品和服务所追求的一项指标。
去年,我们就为公司的每一个办公用品以及公众号推文、邮件都都赋上了碳标签,就是希望“让每个产品都有碳足迹”的公司使命日常化,相信之后碳足迹标识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推动绿色消费。产品碳排放信息的透明度能够得到提高,消费者可以通过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信息,选择更加环保、低碳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推动绿色消费。同时,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实施方案》鼓励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强产品碳足迹相关国际交流,在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标准制定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这将有助于保障我国出口产品碳足迹信息安全,促进数据互信互联互通,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碳足迹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体而言,《实施方案》的印发,对我们公司发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机遇,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会关注碳足迹,我们的碳管理软件产品和咨询服务也将更有用武之地。
中国环境报:您从事碳足迹研究十余年了,从您经历来看,碳足迹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轨迹?
晏路辉:我们从2012年开始主动积累碳排放因子数据库,也见证了中国碳足迹工作开展的历史,从无人知晓到如今受到社会的逐步重视。
2011年刚创业之时,整个碳中和行业还比较“小众”,经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实现收支平衡,后来随着碳中和行业越来越热门、企业实现碳中和的意愿越来越迫切,公司分别在2021年和2022年完成了高瓴、经纬、红杉等顶级投资机构的两轮超亿元融资,订单越来越多,成为了投资人“抢投”的人。
从行业层面看,我们见证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计算碳足迹、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以及实现产品碳中和等,例如晨光、 安踏、蒙牛、南孚、肯德基、星巴克等品牌企业,到Bottloop、Situ、第二树、Interface等都实现了产品碳足迹的测算、披露甚至部分实现了产品碳中和。 这些企业的努力,大力推动了行业碳足迹的发展和进程。
碳足迹是企业开展碳管理的基础,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计算产品碳足迹,全生命周期实现产品的减碳。
中国环境报:您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碳排放因子数据库,这将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哪些贡献?
晏路辉:我们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CCDB,目前数据量超过了16万条,并持续收录更新中。无论从数据量以及涵盖的范围来看,CCDB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属于领先水平的。
CCDB整合了全球的碳因子,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标准数据库、商业化数据库(包括Ecoinvent等权威数据库)、企业调研数据与文献资料数据等,涵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CCDB专注于中国本土化数据的累积,我们与中国诸多本土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更适用于中国本土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碳阻迹还在长期实践中,根据行业需求和项目经验综合整理出的大量行业调研数据,结合碳云,还可以实现碳排放数据的一站式查询和计算。
我们打造CCDB数据库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企业机构可以更轻松简便的计算碳排放和碳足迹,也期望能为国家碳中和目标以及全球净零排放目标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国环境报:当前,碳足迹面临的困难有哪些?要想建立更加完善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应该怎么做?
晏路辉:目前,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与推广。
首先,计算方法不统一。目前,关于碳足迹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评估结果的可比性不强。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碳足迹计算方法标准,与国际接轨,确保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其次,因子数据不统一。国内外缺乏统一、权威的碳足迹数据库,导致在碳足迹评估过程中缺乏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因此,需要建立中国本土的碳足迹数据库,并争取获得国际认可。同时,加强与国际数据库的对接和合作,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认。此外,鼓励行业协会、企业、科研单位等参与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工作。
再次,数据收集困难。碳足迹的评估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支持,包括能源消耗、原料使用、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数据。然而,由于数据来源复杂、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数据收集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标准和流程,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推广低碳云平台等工具自动收集和汇总。
总之,碳足迹计算软件要不断优化,将可视化设计要做好、操作也要尽可能简单,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轻松地使用碳足迹软件进行评估和管理。让产品碳足迹的技术和成本门槛变得足够低,让不懂碳的人也能操作,让企业都愿意做、会做、做得起!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