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造假情节严重,将依法严惩并取消检验资格!
【谷腾环保网讯】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生态环境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编制了《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即日起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共有五条,综合考虑了影响程度、危害后果和各地实际工作基础,明确了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的判定标准。其中指出,将伪造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涉及10辆车以上的视为情节严重;对在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追溯周期内,经查实存在情节严重情形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相关部门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取消检验资格。
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特别是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是重型货车环保达标监管的重要环节。重型货车未按要求使用污染控制装置、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将导致大量超标车辆上路行驶,直接造成环境污染。
2024年9月起,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依法严肃查处一批弄虚作假机构,充分发挥震慑效用,成效显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由县级及以上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以上五十万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负责资质认定的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但此次公布的《意见》编制说明中指出,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情节严重的认定情形;地方也无取消检验资格认定标准。
记者关注到,此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情节严重情形规定,其中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中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情节严重进行规定,但各地规定不同、尺度不一。此外,1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尚没有情节严重的具体规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4年10月,生态环境部携手市场监管总局,系统梳理各地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情节严重认定情形和取消检验资格认定标准的相关规定,深入研究生态环境部移动源专项监督帮扶发现的检验机构弄虚作假问题,并组织对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查办的弄虚作假机构分布和数量、违法报告份数和违法所得、行政处罚情况、移送移交情况、资质取消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其间,对 2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线上和现场调研,充分听取地方情况和意见。
生态环境部表示,对于此《意见》,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3月3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