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实现船舶污染物全流程电子联单管理
【谷腾环保网讯】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近年来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打造生态宜居新高地。
精细化管理:靶向施策,精准治污
在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中,武昌区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建立“一口一策”精细化管理体系,全面完成长江入河排口“查、测、溯、治”工作。目前,全区已完成51个排口验收销号工作。同时,25个重点排口全部完成标准化树牌工作,实现“一口一档”精细化管理。
城镇污水治理方面,武昌区开展重点片区污水系统问题排查行动,在管网设施建设、维护、管理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谋划管网建设项目,采用“溯源排查+精准修复”机制,进行排水管网缺陷修复;按照“清淤—排查—治理”的闭环管护思路,扎实开展“清管渠、畅排水、减污染”专项行动,分年度推进管网全系统疏捞清淤和改造整治,实施清单管理、动态销号,深度推进管网清淤养护;严格依法落实排水许可制度,加强排水行为的联合监管和执法联动,优化排水许可审批流程,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智慧化管理:科技赋能,智能监管
在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领域,武昌区码头全部完成环保设施改造,并使用“船e行”监管平台,实现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流程电子联单管理,并实时监测污染物去向,确保转运处置率为100%。
河湖治理方面,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开展河湖问题无人机飞检,强化河湖问题发现和整改机制,切实保护河湖水环境。推广无人清漂船、多功能保洁船使用,提升河湖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优先,向绿而行
武昌区将环保治理与低碳转型深度融合,探索“生态+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在黑臭水体治理中,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水质稳定达标;在港口运营中,推广清洁能源,辖区所有码头均已接入并使用岸电,减少燃油污染。同时,鼓励企业采用绿色生产工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未来,我们将以精细化、智慧化管理为支撑,持续深化绿色低碳转型,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武昌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武昌区将以更高标准打造“水清岸绿、低碳宜居”的生态样板,让绿色低碳成为武昌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