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事后整治变防治结合 制药业有了污染防治技术标准

更新时间:2012-05-03 09:06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 阅读:1259 网友评论0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近日由环境保护部发布实施,填补了我国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空白。省环科院是《技术政策》的起草单位,该项政策制定实施的背景是什么?对制药工业的污染防治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记者采访了省环科院污染控制与预防研究所所长邢书彬。

 1

制药工业结构不合理、“三废”量大,污染治理形势严峻

“政策的实施,为制药企业开展污染防治,提供了一个科学、规范、系统全面的技术路线。”邢书彬介绍。

近年来,我国制药工业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原料药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是,我国制药工业企业数量多,龙头企业少,小型企业比重大,产业集中度低。据统计,小型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重达到80%以上。

同时,全国制药工业产品种类多、更新速度快、涉及的生产工序复杂;所用原材料繁杂,且相当一部分原材料是有毒有害物质;有的时候因为染菌等问题,整个生产周期的料液被废弃,往往几吨、几十吨甚至是上百吨的原材料才制造出一吨成品。废水、废气、固体废物量大,废物成分复杂,且工艺环节收率不高的特点,使制药工业被列为全国重污染行业之一。

结构不合理及污染治理形势严峻,引起人们对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的广泛关注。环保部将全国唯一的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设在河北省,将《技术政策》起草任务下达给省环科院。

从2008年正式进行该项政策的起草开始,课题组现场调研了全国100多家有代表性的医药企业,走遍了全国制药企业比较集中的省市,如江苏、浙江、黑龙江、辽宁、天津、山东、四川等地,对行业的污染防治技术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充分了解,并在征求环境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制药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多次修改完善完成了《技术政策》起草工作。

2

 污染防治技术集中于水、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处置

“这项技术政策明确了制药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生物安全及二次污染防治的基本路线。”邢书彬介绍。目前,我国制药行业发展中仍呈现以抗生素、维生素类等大宗低附加值原料药为主的格局,产生的“三废”量大,处理难,《技术政策》对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及鼓励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进行了分项规定。

制药工业废水成分千差万别,其中化学合成以及发酵类制药废水,因其浓度高、难降解,部分产品废水氨氮、硫酸盐含量高,而成为处理的难点。

《技术政策》提出,废水宜分类收集、分质处理;高浓度废水、含有药物活性成份的废水应进行预处理;企业向工业园区的公共污水处理厂或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应进行处理,并按法律规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技术政策》还规定,毒性大、难降解废水应单独收集、单独处理后,再与其他废水混合处理;实验室废水、动物房废水应单独收集,并进行灭菌、灭活处理,再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制药工业废气污染也不容忽视。近年来,由制药工业废气污染带来的环境纠纷越来越多。最大限度减少废气排放对厂区周边居民带来的影响,改善周边大气环境质量是制药企业的当务之急。

据介绍,制药工业中的异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生产中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产生的有机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等;发酵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因此,《技术政策》中提出,粉碎、筛分、总混、过滤、干燥、包装等工序产生的含药尘废气,应安装袋式、湿式等高效除尘器捕集;发酵尾气宜采取除臭措施进行处理;含氯化氢等酸性废气应采用水或碱液吸收处理,含氨等碱性废气应采用水或酸吸收处理;产生恶臭的生产车间应设置除臭设施;动物房应封闭,设置集中通风、除臭设施。

制药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涉及的危险废物种类多。如果处置不当,进入自然环境,甚至进入食物链,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影响人体健康。

制药工业固体废物中,生产抗生素类药物产生的菌丝废渣作为危险废物处置,为避免抗生素活性成份大量进入自然环境,《技术政策》提出,生产抗生素类药物和生物工程类药物产生的菌丝废渣,应按危险废物处置。此外,生产维生素、氨基酸及其他发酵类药物产生的菌丝废渣经鉴别为危险废物的,按照危险废物处置;药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应优先回收再生利用,未回收利用的按照危险废物处置。实验动物尸体应作为危险废物焚烧处置。

为防止二次污染,《技术政策》还提出,废水厌氧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宜回收并脱硫后综合利用,不得直接放散;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经收集后采用化学吸收、生物过滤、吸附等方法进行处理;有机溶剂废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等吸附过滤物及载体,应作为危险废物处置;除尘设施捕集的不可回收利用的药尘,应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3

从源头控制污染产生与排放,实现环境与经济并重

        “《技术政策》中提出的一些新要求,是以前没有的,共计11条,几乎贯穿了政策全文。”邢书彬说,比如减少含氮物质的使用,回收生产中使用的铵盐等盐类物质;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废水进行预处理灭活,毒性大、难降解废水单独收集、单独处理;高浓度釜残液、基因工程药物过程中的母液应按危险废物处置等。

这些新要求所涉及的技术,在国内都有成熟的范例,《技术政策》的实施,将促使制药工业环境保护由事后整治转变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产生与排放,实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并重,促进制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制药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技术政策》也鼓励新技术的研发。如抗生素菌丝废渣已经被列为危险废物,但目前还没有经济而技术又可行的处理技术。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焚烧,要投进专用的焚烧炉,每吨的处理费用约为2000元,而抗生素菌丝废渣产生量大,处理成本太高。许多科研机构及制药企业开展了抗生素菌丝废渣无害化处置和不同用途的研究。《技术政策》中明确提出鼓励研发发酵菌渣在生产工艺中的再利用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综合利用技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考虑行业发展技术水平现状的同时,对企业生产设备、工艺、污染防治技术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现一定的超前性。”邢书彬介绍,《技术政策》推动行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优化生产过程,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残留药物活性成分、恶臭物质、挥发性有机物、抗生素菌渣等行业特征污染物进行重点控制。

《技术政策》提出了制药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限制大宗低附加值、难以完成污染治理目标的原料药生产项目等,将促进制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注: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http://www.goootech.com/policy/detail-30160009.html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事后整治变防治结合 制药业有了污染防治技术标准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