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引领节能环保变革
第18届中国北京国际科博会2015中国新兴产业发展论坛13日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新机遇”,并专门设置环节关注“互联网+”时代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新契机。
当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将颠覆传统行业的未来,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将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带来重大变革。业内预计,至2018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超过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成为世界最大的节能环保产业市场之一。
首先,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引导,注入发展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表明我国从战略层面重视“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和经济的推动作用,意味着与互联网“牵手”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大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表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有广阔和前瞻性的思路,一定要抓住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之处。应该以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重点,但绝不应仅限于此。应考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多行业、多领域的结合,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与农业发展、节能环保、医疗、新型城镇化等的有机结合。将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支柱产业,正亟需如此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新动力。
其次,“互联网+”为节能环保产业带来新业态和新模式。在与会专家的演讲中,除“互联网+”一词高频出现,智能电网、智能建筑、信息化治污等说法也屡见不鲜。这些环保领域的新鲜说法,正源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能源和环保技术的有效结合。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程迈越在谈及电网融合时表示,“互联网+”实际上就是用最先进的IT技术帮助我们提升整个电网的灵活性和需求快速响应能力。
此外,“互联网+”还为推动环境信息化和环保数据公开提供了良机。据介绍,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我国环保领域已经有了初步应用,环保大数据的决策支撑作用正逐渐提升。如环境保护部已完成“三层四级”的环保业务专网建设,北京环境数据中心于2013年投入使用,云南也在重点污染源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展数据中心建设等。但当前各地环境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均,环境数据无法完全共享等问题还普遍存在,仍难为环境治理形成有效的数据支撑。
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使来自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及个人生活领域的大量环境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成为可能。国务院印发的《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污染源、建设项目环评等信息公开,推动企业、第三方机构、个人对公共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应用。未来,环境数据的互通共享将推动我国环境治理能力更进一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