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样”年出口突破万亿元,彰显经济发展新动能
【谷腾环保网讯】在我国外贸出口遭遇多重挑战的形势下,“新三样”的表现尤为亮眼。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在去年10月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表示,“新三样”产品出口值已经连续14个季度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服装、家具、家电“老三样”支撑起了外贸出口。如今,在“老三样”稳扎稳打的同时,“新三样”发展持续跑出加速度,而且附加值、技术含量更高。这是我国外贸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缩影,折射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
放眼全球,绿色化、低碳化成为发展主流,而“新三样”的发展正契合了这一趋势,也彰显了我国相关产业战略布局的前瞻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和巨大的内需市场,为“新三样”异军突起提供了助力和支撑。我国完备的产业链为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不断孕育新的商机和需求,能够让新技术、新产品以更快的速度实现规模效应。规模经济有利于企业摊薄成本,进而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以光伏产品为例,随着技术进步、应用规模扩大,与10年前相比,光伏组件价格和光伏电站投资成本下降超过80%。
系统、科学、精准的政策助力,在“新三样”发展壮大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近年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完善充换电设施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等,这些政策适应了不同阶段的产业发展需求,让新能源汽车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2023年,我国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载人汽车,全年出口177.3万辆,增加67.1%。
然而,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更多非关税贸易壁垒等,都给“新三样”出口带来了不确定性。2022年,美国针对我国光伏制造企业布局东南亚生产基地发起“反规避”调查;印度也针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泰国和越南的光伏电池及组件进行反倾销调查。2023年7月,欧盟通过《新电池法》,提高了包括中国电池产品在内的其他所有电池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槛,被业界认为是未来新电池进入欧盟市场的“绿色贸易壁垒”。2023年10月,欧盟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这些都无疑为“新三样”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应对挑战,需要企业练好内功。一方面,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强技术研发,通过技术优势提升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绿色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增强对规则的了解,积极参与相关标准规则的制定,掌握关键领域的核心话语权。此外,主动“出海”,在海外投资建厂,实现本地化生产,也是部分企业在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光伏、锂电池等行业企业已经有了不少实践。
快速扩张、无序竞争,曾是“老三样”走过的弯路,一味拼价格、拼数量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价廉低质的产品,最终被市场淘汰。如今,“新三样”发展势头正盛,不少地方和资本跃跃欲试,如何避免产业趋同、重复投入、恶性竞争,应受到更多关注。
“新三样”的走红,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仍要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目标,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向更新更广的新未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