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恶臭异味“检测达标但投诉不断”的窘境?
【谷腾环保网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然而,我们也注意到,恶臭异味污染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各地环境信访数据来看,恶臭异味投诉占比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且重复投诉现象较为普遍,这反映出该问题的复杂性和治理的迫切性。
恶臭异味污染来源广泛,涉及工业生产、市政设施、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化工、石化、制药、造纸、印染等行业的生产过程,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市政设施,以及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都是重要的恶臭排放源。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部分物质还有致病风险。同时,长期暴露在恶臭环境中还会引发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当前,恶臭异味污染防治面临诸多挑战。在技术层面,现有检测手段仅能识别约2%的恶臭因子,难以满足全面监测的需求;在标准体系方面,现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实施30年,亟待修订完善;在监管实践上,恶臭异味污染具有间歇性、突发性特点,溯源取证难度大;在治理环节,不同行业的污染特性各异,需要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检测达标但投诉不断”的困境,凸显了治理工作的复杂性。
要有效解决恶臭异味污染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系统施策。
首先,完善制度体系,加快修订滞后标准,建立覆盖面更广、限值更严的排放标准体系,制定恶臭异味防治路线图和时间表,制定适合国情的恶臭异味污染管理办法和行动计划。
其次,强化科技支撑,构建“监测—预警—溯源—治理”全链条技术体系,研发新型传感器、电子鼻等智能监测设备,推广生物过滤、等离子体等先进治理技术。
第三,要创新监管模式,运用走航监测、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建立重点监管清单,在重点区域加强恶臭异味监管。精细化分类整治,推进恶臭异味综合治理,提升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
第四,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权利,鼓励群众及时举报身边的恶臭异味问题。例如,浙江省嘉兴市早在2020年就成立了“民间闻臭师”队伍,不定期地对工业园区进行监督检查,起到了良好的监督效果。
此外,要推进协同治理,加强部门联动和区域协作,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施治、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环保联合会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