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政策法规 > 正文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更新时间:2011-11-17 10:42 来源:北京市政府网站 作者: 阅读:3415 网友评论0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二〇一一年九月

前言

基础设施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是城市安全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是服务市民生活、支撑经济发展、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载体,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引导产业布局和人口要素合理分布具有重要作用,在城市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

“十一五”期间,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承载能力大幅增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支撑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实现,保障了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实践“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时期。新时期,北京基础设施面临诸多新需求和新挑战,需要继续加强能力建设,完善体系结构。加快解决交通拥堵、水资源紧缺等突出矛盾,增强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提升区域城市功能支撑能力,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新特征和新需求,提出了“十二五”基础设施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安排,是指导“十二五”时期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行动指南。

北京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共同承担建设管理的责任。各区县各部门应肩负使命,牢记责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新时期基础设施发展的新跨越。让北京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更加高效,居住生活更加舒适。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基础设施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近6200亿元,同比“十五”期间增长1.7倍。一大批交通、水、电、气、热及环境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层级结构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经验。

1、加快机场铁路建设,交通主枢纽地位更加巩固。

提高北京航空枢纽功能。完成北京新机场选址综合论证。完成首都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T3航站楼,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395万人次,跃升为世界第二大机场。

启动高速铁路网建设。建成亚洲第一大铁路客运站——北京南站,建成全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工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和京石客运专线。推进京沈客专、京张城际、京唐城际、丰台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

2、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设施能力显著提升。

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运行。相继建成地铁4号线等10条线路,通车运营总里程达到336公里,同比“十五”末期增长2倍。

高速路网织就八成。京平高速、京津二高速、京承高速三期等先后建成通车,实现“区区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03公里,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83%。启动高速公路联络线和浅山区路网建设,市域公路总里程累计达到21114公里,提前两年实现“村村通油路”。

中心城路网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快速路累计达到263公里,城市主干路累计达到874公里,次干路累计达到625公里。新城至中心城联络通道达到21条587公里,新城与新城之间联络通道达到12条692公里。

公交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建成大容量快速公交53公里。相继建成一亩园等4个客运交通枢纽,换乘条件得到改善。公交客运量提高33%,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高到40.1%。实施“村村通公交”工程,实现城乡公共交通全覆盖。

交通智能程度显著提高。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建成投入使用。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投入运行。五环内智能交通覆盖率达到40%,道路通行能力提高15%。

3、积极应对连年干旱,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实施域外应急调水。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建成通水,市内配套工程陆续投入使用,实现从河北应急调水6亿立方米。

实现污水变资源。率先全国启动了中心城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为再生水厂,每座新城均建设一座高品质再生水厂。全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6.8亿立方米,比2005年的2.6亿立方米增加了1.6倍,超过地表水供水量,成为本市重要水源。

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完成第九水厂、第三水厂、田村山水厂改造工程,城区自来水供水能力提高到313万立方米/日。启动新城供水工程,中心镇全部实现集中供水,郊区农民实现安全饮水。

节约用水取得显著成效。万元GDP用水量由2005年的49.5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29.4立方米,下降40%,用水效率国内领先。

4、着力推进结构调整,能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能源供应能力持续提升。建成“五环五级七放射”的配气体系,形成5个方向、8条通道、18条回路的多方向外受电格局,形成“一厂、一线、多库、千站”的成品油供应保障体系。

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能源消费占全市能力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到70%,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3%,煤炭消费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5、积极践行生态理念,城市环境显著改善。

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持续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城市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达到78%,比2005年提高14个百分点。

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新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六环路以内市属骨干城市河湖水系实现生态治理,水体质量大幅改善。

绿色生态走廊启动建设。永定河生态走廊建设全面启动;北运河水质加快改善;建成引温入潮工程,首次实现跨流域调水,潮白河部分河段重现生态河道景观。

多层次建设城市森林。郊区新城全面开工建设11处滨河森林公园;城乡结合部加快建设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基本建成沿东北五环和西南四环的郊野公园环;中心城选择空间集中、规模较大的城市代征绿地建设开放式城市休闲公园。城市森林体系逐步完善。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到53%。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提升到1.7万吨/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7%。

6、推进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新技术应用取得新进展。

推进基础设施投融资创新。实施《北京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条例》,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采用多种投融资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PPP、BOT、BT等融资方式建成一批重点工程。稳步推进贷款银行招标,大幅降低融资成本。

规范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建立轨道交通专项建设资金制度,明确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机制和投资政策,制定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供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投资政策,提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投资政策。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中低速磁浮列车、轨道交通B型车、CBTC信号系统实现国产化并在轨道交通线路上示范应用,国际领先的膜处理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推广应用,透水砖等雨洪利用技术在国家体育场等重大项目中广泛采用。

7、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经验。

始终坚持将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整体把握。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空间完善和产业布局优化。

始终坚持基础设施统筹均衡发展。既要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又要整体考虑,统筹协调推进。

始终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协调各区县、各部门联合行动,形成合力,分阶段集中安排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优先解决社会广泛关注、市民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始终坚持国家重大项目与促进本市区域城市化相结合。以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区域城市化建设。

始终坚持理念创新。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服务水平。发挥基础设施装备、设备、工艺采购规模大的优势,推进自主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实现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相互促进。

始终坚持融资创新。依据国家政策调整,积极探索、灵活运用多种融资工具,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

(二)发展需求。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时期,是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攻坚时期。新时期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新需求。

城市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出新需求。目前,首都机场航班需求的满足率仅75%,年均仍有2200万人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336公里,承担日常通勤量仅为10%,城市主干路仅实现规划的50%。资源能源保障压力与日俱增。同时,随着首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民航客运吞吐能力需求超过1.2亿人次/年,铁路发送旅客能力需求达到1.8亿人次/年,水资源供给需求超过40亿立方米/年,能源年消费需求接近1亿吨标准煤,基础设施服务需求大幅提高,支撑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形态完善对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提出新需求。“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建设“两城两带、六高四新”高端产业功能区,振兴城市南部地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等城市发展薄弱地区,需要基础设施在空间布局上,既要整体上保障城市功能调整、空间的完善,又要突出重点区域,支撑功能区的发展。

特大型城市难题破解对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提出新需求。作为特大型城市,近年来北京城市运行管理压力更加凸显。交通拥堵、供水保障、垃圾处理、能源资源紧缺等问题集中显现。同时,城市应对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基础设施更加注重建设与管理并重、常态与应急结合、地上与地下统筹。

促进首都经济圈加快发展对基础设施区域一体化提出新需求。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需要加快建设以北京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与津冀晋蒙区域城市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首都经济圈的形成。

城市运行管理对基础设施应用新技术提出新需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市民生活要求城市基础设施服务更加安全、便捷,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求基础设施运行绿色、低碳,特大城市要求应急管理更加迅速、高效,需要积极应用现代新技术,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

总的来看,“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基本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时期本市基础设施将进入体系完善、功能提升、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面临社会关注集中、建设任务集中、资金压力集中和困难矛盾集中的挑战。需要强化统筹协调,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基础设施的新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要求,着力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保障资源能源供应,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到2015年基本建成系统完善、安全高效、城乡一体、区域统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二)发展原则。

统筹系统与局部。既要实现不同领域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提升基础设施整体效益,又要着重解决好关键领域的突出矛盾,缓解瓶颈制约因素,解决好影响城市运行的关键问题。

统筹建设与管理。既要持续加强能力建设,着力解决总量不足问题,又要注重便利化、智能化、人性化需求,应用新技术新理念,合理规划、超前考虑、精细设计、优质建设,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统筹需求与时序。统筹地区开发与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按照适度优先原则,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既要考虑城市发展对基础设施的服务需求,加快建设,又要充分考虑资金的保障能力、建设管理能力,按照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原则,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把握发展节奏。

统筹地上与地下。既要加快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枢纽、供排水场站等地面基础设施体系,又要推动地下轨道交通、地下隧道建设,加快管网消隐改造,推进架空线入地,完善地上地下接驳系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构建立体化基础设施体系。

统筹生产与生活。既要考虑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抓好事关全局的骨干项目,为经济持续发展增强后劲,又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充分考虑满足市民现实需要,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实际问题,提升生活品质。

统筹投资与融资。既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稳定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又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放大作用,创新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

(三)发展目标。

能力建设实现新跨越。基本实现国际航空枢纽和亚洲门户功能,民航客运吞吐能力达到1.2亿人次/年;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网,总里程约1100公里,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运行,运营总里程达到660公里;大幅提升资源能源供应能力,南水北调和再生水两大水源年供应能力达到20亿立方米,城区供水能力达到456万立方米/日,能源供应能力达到9000万吨标准煤。

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中心城公共交通承担全日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比重力争达到50%;水源配置更加优化,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5%;煤炭消费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优质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左右。

质量效益跃上新台阶。万元GDP水耗、能耗分别比2010年降低15%、16%以上。城市污水基本实现全处理,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7%,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达到80%,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5%。

服务水平取得新突破。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和标准全面提升,居民生活更加便捷。四环以内平均步行1公里即可到达地铁站点,中心城80%居住区出行500米即可到达公共绿地,城市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5%,10兆无线网络覆盖全部平原城乡和大部分山区,交互式高清电视传输覆盖全市70%以上家庭,基本实现住宅楼房一户一个信报箱。

表 “十二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主要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设北京新机场,构建多机场格局。

国际航空枢纽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基础条件,也是首都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北京新机场一期工程建设,逐步确立国际航空枢纽及中心地位,构建多机场航空布局,实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航空服务,支撑世界城市建设的要素流动需求。到2015年,民航旅客吞吐能力超过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0万吨。

北京新机场。积极推进北京新机场建设,2015年前力争建成一期主体工程,新增航空旅客吞吐能力4000万人次/年。同步规划建设北京新机场外围交通及市政配套设施,建立北京新机场与中心城区、首都国际机场快速联接通道,实现新机场半小时通达中心城区,为打造北京第二个临空经济区创造条件。

南苑机场。满足北京新机场运行的需要,迁建南苑机场,与北京新机场同步建成投入使用,打开北京南大门,探索新南苑机场军民合用。加快南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南苑机场地区城市化进程。

通用航空。以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为契机,发展支线航空和通用航空,完善公务包机、旅游、观光、体育等商用航空功能,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公安、消防、卫生、农业、林业等城市公共服务航空功能,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加强空管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保障通用航空及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发展。

(二)构建快速交通干网,满足区域交通需求。

加快建设以北京为中心的城际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完善与津冀晋蒙等省市的交通联络体系。通过区域交通一体化,促进区域人口、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为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缓解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创造条件。

城际铁路网。抓住国家高速铁路建设契机,建设京沪高铁、京石客专、京沈客专、京张城际、京唐城际、京九客专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大幅提高北京对外交通能力。到2015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全面迈入高速铁路时代,进一步巩固全国铁路主枢纽地位

图1 铁路规划示意图

铁路枢纽中心。进一步增强北京铁路枢纽能力,实施丰台站改扩建,建设星火站和新北京东站,与现有北京站、南站、西站、北站形成7个主要铁路客运枢纽格局。建成北京站至西站地下直径线,增强两个主要客运站的调度能力。同步推进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以及铁路货运场站的建设,提高铁路物流集散能力。到2015年,北京铁路枢纽年旅客发送量超过1.8亿人次,年货物到发量达到9200万吨。

高速公路网。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京台高速北京段、京昆高速、京新高速(五环~六环)、110国道二期、109国道、京密高速等高速公路。配合河北省、天津市加快首都外环线高速公路建设。市域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约1100公里,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三环十二放射”高速公路网络。依托高速公路网络,完善北京出海快速交通走廊,强化直通功能,共享津冀港口资源。


图2 高速公路规划示意图

市域公路网。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辐射效应,建设新城、重要乡镇和重点功能区与高速公路联络线24条740公里,构建城乡一体的快速交通网络,实现城乡共享快速路资源。


图3 高速公路联络线规划示意图

建成浅山区道路360公里,逐步构建“一环、十一放射、多联络”的山区路网体系,解放浅山区休闲旅游及农林资源,促进生态涵养区协调发展,引导山区旅游的均衡分布,缓解节假日交通压力。到2015年,市域公路总里程达到21500公里,进一步完善以国道、市道为骨干,县乡路为支脉的公路网体系,国道、市道等级全部达到二级公路以上。同步建设公路综合检查站。


图4 浅山区路网规划示意图

(三)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提供立体公交服务。

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十二五”时期,加大力度建设轨道交通,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适时启动市郊铁路建设,围绕轨道交通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提高换乘效率。到2015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自行车出行比例保持在18%左右,小客车出行比例降低到25%以下。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面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线网建设,建成地铁6号线、7号线、8号线二期、9号线、10号线二期、14号线、15号线、S1线、昌平线二期、西郊线等,基本形成“三环、四横、五纵、八放射”的城市轨道交通网。

加快推进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加密工程,新规划、建设一批中心城区、重点功能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成8号线三期、16号线、海淀山后线、燕房线等线路,结合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区优化地铁站布局设置,便利市民出行。

通过车辆增购、技术升级和加装安全措施,对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10号线一期、八通线、13号线等既有线路及车辆进行改造,改善乘车条件,缩短发车时间间隔,进一步提高地铁运输能力,提高安全服务水平。

到2015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累计达到660公里,四环路内线网密度达到0.94公里/平方公里,四环以内平均步行1公里即可到达地铁站点。全市城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1200万人次以上,承担公交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


图5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示意图

市郊铁路。充分利用既有铁路线和新建城际铁路资源,开行市郊铁路列车,建立怀柔、密云、延庆、平谷等远郊新城到中心城区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实现“区区通轨道”。

公共交通。以轨道交通线网为主骨架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全面实施公交能力提升工程。改善换乘条件,建设四惠、宋家庄、苹果园等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实现便捷换乘。加强公交场站建设,建成后沙峪、温泉、北七家等5座中心站和25座首末站。

打造快速公交通勤网络,建成阜石路、广渠路大容量快速公交。新增公交专用道150公里以上,总里程达到450公里以上,实现四环路以内公交专用道成网运行,整体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图6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示意图

绿色出行。改善自行车和步行出行条件,在中心城区地铁站点周边试点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自行车服务网络,在西直门、天通苑等重点区域、大型社区试点社区摆渡车,解决城市公交“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基本建成中心城区无障碍交通设施网络,老年人和残疾人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四)实施交通疏堵工程,提高路网通行能力。

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运行管理中的突出矛盾之一。“十二五”时期,继续完善骨干城市路网,加快微循环道路建设,加大停车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多措并举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实现绿色、便捷、顺畅出行。

中心城干道网。基本实现中心城城市快速路网规划,建成广渠路二期、西外大街西延二期、京包路(四环~五环)、姚家园路、京顺路(四环~五环)等城市快速路,新增快速路约40公里,总里程达到300公里。建成万寿路南延、马家堡西路南延、梅市口路西延、长安街西延等一批主干路,新增里程220公里,五环内主干道基本建成。


图7 中心城快速路规划示意图

加快建设东、西二环、台基厂路、学院南路东延、西山隧道等一批地下交通隧道,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路网承载能力,缓解中心城区地面交通压力。

微循环路网。围绕中心城拥堵区域,加大城市微循环道路建设力度,建成正义路南延南段、西直门南小街、革新南路、马连道南街等道路,逐步减少断头路、瓶颈路,提高城市路网的畅通性。到2015年,中心城路网密度提高到5.6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微循环路网比例较大提高,路网结构更趋合理。

停车设施。将停车设施纳入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统筹规划,加快建设,规范管理,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五环外地铁站点周边同步规划建设一批驻车换乘停车场,围绕重点医院和重点公共区域,进一步加大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力度。严格落实开发建设项目配建停车设施标准,严格管理路侧停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简易式、机械式停车库,缓解老旧社区停车难问题。进一步加强停车管理,扩大差别化停车收费区域范围,引导小汽车在中心城区的合理使用。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智能化停车设备和停车诱导指示系统。

智能交通。加大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交通行业智能化调度系统建设,建成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二期工程,完善公交图像信息系统,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完善出租车运行服务调度系统,降低出租车空驶率。完善交通智能管理系统,新建道路随路同步实施,实现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全覆盖。完善交通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通过信息屏、网站、移动终端及服务热线等方式,及时发布路况、停车、公交运行等交通信息,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为实时、便捷的交通信息服务。

新城交通。进一步完善新城交通体系,累计建设新城路网900公里,基本建成新城干道网。建成昌平未来科技城、怀柔雁栖湖生态示范区等重点功能区路网。试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加快新城与中心城以及新城与新城间联系通道建设,提高新城对外交通能力。

(五)新增两大稳定水源,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二五”时期,继续坚持外部开源、内部挖潜、厉行节约、循环利用方针,重点实现南水北调通水目标,全面完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新增20亿立方米稳定水源,到2014年形成南水北调、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以及地下水、再生水联合调度的多元化水资源保障体系,缓解水资源紧缺形势。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完成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到2014年实现中心城区“两大水源动脉、一条水源环线、一条配水环线、六大主力水厂”的城市安全供水格局,科学调度和充分利用南水北调10亿立方米来水,保障城市用水安全,基本缓解首都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压力。


图8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规划示意图

再生水利用。建成高碑店、小红门、清河等再生水厂,全面完成中心城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全面完成新城和重点水源保护区乡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5%。新增10亿立方米高品质再生水,保障河湖水系环境及工业生产用水。

将再生水作为重要水源纳入全市水资源供需平衡管理,生态环境领域优先使用再生水。基本建成中心城区再生水调配体系,保障永定河、清河、凉水河等河道生态水源。利用河湖水系输送、存储和调蓄再生水,保障沿线绿化灌溉、市政杂用和工业冷却用水要求,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图9 中心城再生水调配工程规划示意图

城乡供水。加快第十水厂、郭公庄水厂和石景山水厂等供水设施建设,新增集中供水能力143万立方米/日,城区供水能力达到456万立方米/日,中心城高峰供水安全保障系数达到1.25。加强供水管网建设和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供水管网漏失率下降到14%。自备井纳入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供水厂和自备井优化调度。

加快建设新城供水设施,优化水源配置,到2015年实现每座新城“至少一座主力水厂,城区管网互联供水”目标,基本缓解新城发展面临的水源衰减和供水能力不足的双重压力。怀柔雁栖湖生态示范区等重点功能区域实施直饮水示范工程。全部乡镇实现集中供水,农村供水水平进一步提升。

城市应急水源。完善域外应急调水机制,保持本地水源供应能力,保障2014年南水北调通水前北京城市供水安全。继续实施河北应急调水,积极开辟新的调水通道。加强与上游地区水资源合作,强化水源保护,增加上游来水。实施水源井和自备井改造,保持水源地续采供应能力。

水资源储备。结合南水北调通水,比照粮食安全储备模式研究建立北京水资源安全储备制度,完善储备工程体系和调度方案,提高应对持续干旱的能力。完善海水淡化前期工作和岩溶水资源勘查评价,做好工程建设的前期储备。

水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区域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建立并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现严格的水资源论证制度,开展规划及新建重大项目水资源论证或节水评估,严格实行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逐步建立以水控制居住人口规模的制度,城乡结合部地区严禁随意打井取水、超采地下水。

节约用水。强化节水宣传,开展节水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部队”活动,促进全社会自觉节水。建立严格的产业节水准入制度,淘汰高耗水产业,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95%以上。制定完善的节水器具认证体系,城市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5%以上。推广灌溉节水技术。减少施工降水,禁止无序排放。园林绿化、环境景观、市政杂用等尽量使用再生水,严格限制使用自来水。

(六)加强排水系统建设,提升蓄洪排水能力。

坚持高标准、系统性,统筹雨洪利用与城市排水,统筹道路建设与排水需求,统筹管网建设与河道治理,统筹小区排水与城市管网对接,整体提升城市排水和雨洪利用水平。

雨洪利用。把雨洪综合利用纳入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既增雨水资源,又减排水压力。“十二五”时期要规划建设地下蓄水池,推广透水铺装,建设低洼草坪绿地,建设下沉式绿地及雨洪蓄滞区,利用砂石坑建设雨洪滞蓄区,把水留在地下,留在绿地,留在坑塘,降低洪水流量,逐步建设符合北京特点的城市雨洪综合利用体系,大幅提高雨水的集蓄利用水平。

排水管网。科学制定防洪排涝标准,科学规划城市排水系统,高标准建设城乡排水设施。统筹道路系统与排水设施,统筹小区与城市排水管网,统筹河道治理与管网建设,加快完善排水管网,打通断头管道,改造雨水旧沟和雨污水合流管道,整体提升管网排涝能力。改造雨水泵站,提高排水能力,建设调蓄水池,全面完成现状积水点治理,及时排查和处理新增积水点。

河道疏浚。以城乡结合部地区为重点,加快疏浚马草河、丰草河等中小河道,全面完成城市排水河道治理,解决城市排水下游问题,给雨水以出路,实现水畅其流。实施西郊蓄洪回灌工程,构建城市排水河道网络系统,完善“西蓄、东排、南北分洪”的城市防洪体系。

(七)突出林水要素融合,改善城市宜居环境。

绿地和水系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两大要素,建设城市森林,改善水环境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措施。“十二五”时期,以区域为对象,突出林水要素融合,让森林走进城市,让河流风貌再现,构建“以水为魂、以林为体、林水相依”的宜居环境,形成林水相融、河道绿带交相辉映的滨水景观。

城市森林。加快建设大尺度城市森林。建成11座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继续按照郊野公园标准对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地进行近自然化、公园化的提升改造,全面建成第一道绿隔郊野公园环。实施第二道绿隔提质增效工程,巩固绿化成果。建成南海子郊野公园二期、南中轴森林公园和园博园。积极推进建设国家植物园。推动园林绿化功能从生态景观向休闲服务升级,满足居民多层次、多选择的生态休闲需求。

城市绿地。多方式、多措施增加城市绿地,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大力实施公共建筑屋顶绿化、建筑墙体垂直绿化和立交桥绿化等立体绿化建设,提升城市绿色景观。实施拆违增绿和见缝插绿,完成2000公顷代征绿地绿化任务,建设城市休闲公园,满足市民就近生态休闲需求。发挥露天停车场绿化“占天不占地”的特点和优势,继续推动露天停车场绿化建设。挖掘不同街区的历史人文内涵,依托城市道路绿地和胡同街巷绿化,采用不同的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及特色树种,形成林路相辅的园林特色街区。2015年,中心城80%居住区出行500米即可到达公共绿地。

河湖环境。利用再生水,改善重点河湖水系断流干涸、水质不达标的状况,因地制宜重建河流生态景观。补充生态水源,建设西部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实现湖泊溪流相连自然景观。完成北运河、温榆河流域水系治理,实现水质还清,重现古老漕运河道水景。实施跨流域调水,再现潮白河湖泊水面和芦苇丛生的优美环境。扩大汉石桥和翠湖湿地公园规模,改造提升野鸭湖湿地,完善城市湿地系统。

加快城市南部、朝阳东部、海淀北部等区域城市河湖水系生态治理,提升地区环境品质和排水能力。实施中心城区重点水域水质改善和重点新城河湖生态治理工程,维持水清岸绿城市景观。挖掘古都历史水文化,重现长河观柳、卢沟晓月等历史水景。

图10 三大流域治理工程示意图

滨水林带。充分利用河岸土地空间,解放滨水资源,按照“宜弯则弯、宜宽则宽、宜岛则岛、宜滩则滩”的原则,生态治理城市河湖水系,提升河道两侧绿化水平,满足市民观水、亲水、近水的生态休闲需求。沿通惠河、凉水河、亮马河、坝河、清河等中心城河湖水系打造十大滨水林带,形成“水秀而可近,岸绿且可亲”的绿色滨水景观。

垃圾处理。坚持新建和改造并重,加强现有垃圾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实现全密闭运行和渗滤液处理能力达标,2015年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日,满足全市生活垃圾处理需要。改变原生垃圾填埋的传统处理方式,提高垃圾焚烧和生化处理比例,焚烧处理、生化处理和填埋处理的比例达到4:3:3。实现餐厨垃圾单独收集,原则上各区县负责就地消纳。实现医疗垃圾全部消纳处理,处理能力达到80吨/日。对建筑垃圾、电子废物、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城市污泥等实行分类管理。提高垃圾资源化水平,构建再生资源产业链。

污泥处置。实施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资源化处置,充分利用自产沼气、电厂和水泥窑余热资源,采用干化、焚烧和堆肥等无害处置方式,高标准建设高碑店消化干化、琉璃河水泥窑焚烧、庞各庄堆肥等污泥处置工程,实现污泥全部无害化处理。

(八)提供清洁优质能源,确保供给安全稳定。

本市能源资源严重依赖外部,建设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对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清洁高效利用和多样便捷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时期,适应特大型城市能源运行特点和绿色发展要求,以确保能源安全为前提,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更加注重能源供给的系统性、安全性、多元性、多向性和清洁性,实现能源供应体系新跨越。

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削减煤炭终端消费,显著提升天然气、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实现2015年优质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80%以上。严格限制中心城区燃煤使用,完成三大燃煤电厂和63座大型燃煤锅炉天然气改造,继续实施非文保区平房、简易楼小煤炉清洁能源改造,基本实现五环内供热无煤化。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力争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积极推进太阳能、地温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城乡供热。按照“稳定中心大网、发展区域新网、加强多元互补、实现多网共联”的原则,加快优化源点布局,加速完善供热网络,稳步推进综合调控,构建安全高效清洁的“‘1+4+N’+X”供热体系。建成四大热电中心,结合大型燃煤锅炉房改造配套建设分布式调峰热源,中心大网供热能力控制在2亿平方米;建设区域能源中心,全市供热面积达到8.5亿平方米;供热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下降到20%以下,天然气供热增加到70%以上,基本满足城乡供热需求。新城全部实现集中供热,新城地区新建、扩建的供热设施原则上以燃气供热为主。扩大区域能源合作,引进域外热源,满足通州、房山部分地区供热需求。


图11 城市供热布局示意图

天然气供应。建成陕京四线、唐山液化天然气、大唐煤制气等重点气源工程,实现气源多方向供应。建设地下储气设施,增强调峰应急能力,保障冬季用气安全。新建高压外围大环,建成六环路二期等市内输配管网干线工程。新建西沙屯、高丽营等门站。建成“三种气源、六条通道、两大环线、九座门站、六种级制”的多源、多向、多级燃气供应接收体系,天然气年接收能力超过200亿立方米,全部门站日接收总能力达到2.4亿立方米。继续完善城市配气管网,重点建设五环路与六环路联通线、四大热电中心专用供气管线等工程。推进新城和乡镇燃气管线建设。10个郊区新城全部接通管道天然气。


图12 天然气设施规划分布图

城市电网。加强外受电力通道、变电设施建设,完善高压环网,实现从东北、山西、内蒙等5个方向、10大通道接受外部电力,外电接收能力达到2600万千瓦,比2010年提高25%。增强本地电源支撑,本地电源比例达到35%左右。新建、扩建变电设施,五环内变电站双方向电源比例提高到80%,重要功能区配电网实现双环网结构。到2015年,城市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5%,城市核心区和重要功能区供电可靠性接近99.999%。建设延庆智能电网示范区。


图13 外部电力接入规划示意图

成品油。加强油品炼厂能力,提高资源保障度。改造现状环六环路成品油输送管线以及天津到燕化输油管道;新建中石油环六环、锦郑管道石楼支线以及石楼-昌平-顺义输油管道,新增成品油管线长度300公里。新建昌平,扩建石楼、长辛店等油库。2015年油库总库容超过100万立方米。


图14 油品管道设施规划示意图

(九)打造信息枢纽城市,迈入信息高速时代。

互联互通的高速信息网络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措施,是市民享受时尚便捷都市生活的重要体现。“十二五”时期,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加快信息通信高速网络和枢纽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构建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推动首都全面迈进信息高速时代。

高速信息网络。推进信息通信管线集约化建设,实现100兆光纤到楼入户,1G宽带服务覆盖社区。推动10兆无线网络覆盖全部平原城乡和大部分山区。推进“三网融合”试点,促进移动多媒体、互联网电视等融合发展,实现交互式高清电视传输覆盖全市70%以上家庭。完善800M数字集群通信网,保证政务通信需要。

通信枢纽。建设面向公众和产业服务的城市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数据交换中心、数据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建设。利用云服务等技术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让社会公众享受到方便快捷、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提升政务网络信息化水平,推进跨部门、跨区县信息采集、交换、管理和应用。

信息安全。全面建成北京市信息安全灾难恢复中心,实现重要信息系统和业务数据的异地容灾备份。建设北京市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与处置中心、通信保障与信息安全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安全灾难恢复中心,加强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物联网。推进制定物联网应用标准和规范,促进数据应用和支撑平台建设,推进物联网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资源管理等服务领域的应用,提高现场感知、动态监控、智能判断和快捷反应能力。发挥物联网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药品监管、生产监管、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支撑功能,打造“安心工程”。

邮政服务。整合邮政设施资源,优化网络结构,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分类设置、功能完善、城乡覆盖的现代化邮政设施网络,服务能力与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完成北京站邮政枢纽改扩建,完善全市邮政网点,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每万人一个邮政服务网点,住宅楼房一户一个信报箱。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配送、供应链服务、一体化物流等业务,提高邮政网络设施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十)强化城市运行管理,建设安全可靠城市。

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城市运行管理压力更加凸显,特大型城市的安全运行面临着越来越多挑战。“十二五”时期,要注重常态与应急、地上与地下统筹发展,有效整合城市管理各行业、各区县的资源,提升城市管理效能,依靠科技投入和管理创新推进智能化、精细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运行和安全管理水平。

城市运行。以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为重点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加大城市交通疏堵,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加强能源储备,强化能源供应体系的安全保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维护机制,保障设施运行安全。推进地下管网消隐改造,加快完成6800公里老旧管线更新改造任务。狠抓雨洪利用工程,强化城市防洪排水能力建设。

防灾减灾。加强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等防洪河道及堤防治理,完善蓄滞洪区配套建设,夯实城市防洪基础。完成病险桥梁、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消除市政公用设施安全隐患。升级改造消防基础设施,加强防火道路、物资贮备库、防火停机坪、用水贮备点等消防设施建设。加强抗震排查和加固,完善地质、地震、气象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体系,提高预警预报水平。

应急管理。健全完善“统一指挥、快速响应、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城市应急管理机制。适应特大型城市高层建筑多、人口密度大等特点,立足于长效机制建设,细化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全面加强消防、防洪、防震等设施能力和救援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城市低空应急救援系统,充分利用绿带广场及公共设施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覆盖中心城的基础设施应急抢修基点网络,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抢险队伍的协调指挥,提高应急事故的处置速度和水平。逐步完善暴雨汛情预警及多部门联防联动机制,及时部署城市运行部门防汛安排,指导学校、单位、企业、商场、饭店调整作息时间,调动全社会参与防汛,实现全社会快速反应。

智能管理。借助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围绕道路、水库、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完善监测预警网络,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管网监控系统、多水源智能调度系统,提升精细智能管理水平。整合各种支付方式,完善水电气缴费服务功能,让市民享受城市信息化建设成果。

四、保障措施

“十二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强度高,投资规模大,须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完成规划任务,实现规划目标。

(一)加强统筹协调。

针对基础设施跨区域、多领域的特点,规划实施应坚持统筹协调,均衡发展。

层级结构统筹。经过长时间快速发展,支撑基础设施系统的主骨架已具备基础,发展格局和路径已清晰。未来一个时期,在继续加快构建系统主骨架的同时,统筹推进完善系统层级结构的支脉节点,提升基础设施整体运行安全和效率。

行业领域统筹。逐步改变基础设施单一领域独立规划建设的模式,以区域为对象,统筹实施道路、管网、站点项目,实现同步建设,确保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协调平衡发展。

空间布局统筹。统筹旧城与新城建设,解决好旧城的安全运行和新区的发展问题。充分考虑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整体性与行政区划分割的矛盾,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及相邻区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确保基础设施整体性和连续性。

责任主体统筹。积极协调市属审批部门以及各行业各区县以规划目标任务为主线,将年度工作重点集中,形成联动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二)完善政策机制。

把握基础设施发展规律,创新完善政策机制,提升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和管理水平。

规范投资机制。根据市场化程度和价格水平,理顺政府、企业、社会投资关系,明确界限,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力度。强化投融资改革,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积极采取PPP、BT和TOT等融资模式,吸引社会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创新建设机制。强化城市建设的人性化、智能化理念,建设更加便利、高效的基础设施。规范建设标准,积极推进地下管道管廊化,优化立交桥的人性化设置,实现轨道交通多出口设置,新建小区严格执行建设标准配置。突破行业部门和实施主体界限,实施道路和市政管线统一立项,统筹实施,杜绝道路“拉链”现象,积极创造条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项目规划和设计。

改革运营机制。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发展瓶颈,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基础设施所有权、运行权、管理权三权分离,逐步实现资产部门所有、企业专业运行、行业监督管理的多元化运营管理机制。推进国有基础设施企业改革,积极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重点在运营管理环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监管,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和效率。建立完善与价格机制相适应的财政补贴机制,实现政策集成联动。

(三)应用高新技术。

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增强设施功能,降低建设成本,促进自主创新,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相互促进。

鼓励高新技术应用。完善鼓励高新技术应用的政策、体制、机制,积极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在政府投资领域优先采用。完善和调整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破除技术壁垒,为应用自主创新技术创造环境。

促进高新产业发展。利用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见效快的特点,加快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带动产业升级,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展提升地区竞争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四)实施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是规划目标的重要支撑。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建设,分解落实年度计划任务,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机制。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分阶段解决重大问题的原则,围绕城市功能提升、资源能源保障、环境品质提高等重点任务,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解决交通拥堵、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能源结构,保障城市生命线运行安全。

建立项目循环储备机制。根据规划任务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实现储备一批、论证一批、建设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提前谋划、提前启动项目前期工作,落实重大项目建设条件。

规范重大项目审批程序。按照“加快、简化、下放、取消、协调”要求,优化项目审批程序,分类明确和设立项目审批前置条件,提高审批效率。按照以规划定项目的原则,先论证立项,再开展前期,减少重复工作,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效率。

(五)保障资金供应。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保障体系,保障资金供给能力。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根据城市发展实际,精心安排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建立市财政用于基础设施投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区县政府配套重大项目资金机制,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

发挥融资平台作用。保证现状基础设施融资平台的资本金投入,完善还本付息机制,积极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增强基础设施企业融资能力,满足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增强融资能力,保障建设资金需求。

积极创新融资模式。明确政府与投资者之间的风险分担、风险补偿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积极采用BT等融资模式,探索融资租赁、保险债权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六)加强规划管理。

规划的实施管理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加强统筹。注重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按规划审批项目。建立规划的动态评估及调整机制,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实际效果。

动员社会广泛参与。规划的落实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与支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民间组织、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公益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对规划的宣传,提高公众的规划意识,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规划的实施和监督中来,实现规划的社会管理。

加强规划动态评估。建立城市基础设施计划、统计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围绕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注重效率分析,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评价机制。

严格规划项目审批。本规划是全市基础设施领域发展建设的重要依据,依据本规划安排好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年度计划。严格按照规划审批项目,坚持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

本规划经批准、发布后,作为指导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由城市基础设施各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规划期间,若遇到经济社会政策或其他重要原因需要调整时,按程序报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